浅说湖湘书法艺术的审美特质
其次是里耶秦简、马王堆帛书、三国吴简的发现。2002年6月3日于湘西龙山里耶战国古城一口古井里发现的秦简总数为2万余枚,总字数达数10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所有秦简数量的20倍,这批简牍被认为复活了秦代历史,被誉为21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马王堆帛书"内容包括《周易》、《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老子》、《黄帝书》等,其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尤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具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显示出湖湘人特有的热情与活力。而且可以认为,这些有资格在贵重的绢帛上写字的人,必然是当时的书坛圣手!1996年10月在长沙走马楼发现了17万余枚埋藏了1700多年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大大超过了我国各地历年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从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我国新疆发现古楼兰简牍开始,到上世纪末三国吴简发现前为止,全国各地共出土简牍帛书才9万余件)。走马楼吴简数量之巨,形体丰富多样,仅书体便有楷、隶、行书、草书等多种,虽然简牍书写者皆出自中下层官曹、吏卒之手,但其所显示的艺术魅力仍令我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所有这些数量巨大的楚简、秦简、汉帛书构建起一个与东汉碑刻官体隶书相媲美、相雁行、令人沉醉的手写体世界。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自序》里肯定地说:"存世契文,实一代书法,而书之契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自然,这个庞大的简帛手写体世界中,那些书写者也正是没有留下名字的师宜官、刘德升、梁鹄、索靖。整个湖湘大地出土的简书帛书手写体世界成为湖湘楚汉时期的书法经典,当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楚汉时期一个书家群体共同创造的永恒经典。
面对湖湘大地发现的这个数量巨大、朴茂浑穆、瑰丽雄奇、篆隶承替、韵法独存的简书、帛书书法艺术世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正统的历史观"秦汉文明"概念之外,还有一个源远流长的、神秘的楚汉浪漫主义艺术系统。这一时期书法并没有完全脱离书写的实用性而单列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一词的提出,最早见于王僧虔论谢综书,谓"书法有力、恨少媚好",这是对书法概念的首次界定。书法作为艺术功用,史料也早有所记:如师宜官书法能大能小,"至酒肆书壁,观赏者云集;酒因得售"。曹操喜欢梁鹄的书法,悬于帐中欣赏,直至今日,人们在家中、酒店茶馆及各种公共场所张贴书法,可能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原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还是书法展览策划的老祖宗啊。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古楚书风尚缺乏整体的审美趋势,还只停留在个体对审美追求的判断与表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