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美协动态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综述

2010年03月31日 11:45:04  来源:美协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新苗在发言中提出中国美术的两个范式,革命的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孔新苗认为,革命的范式重点是指20世纪50年代建国以后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的重要的结点在于瞿秋白的观点,即“我们认为艺术创造或者是文化建设要超越五四”,他认为中国的“五四”是无产阶级的主要力量,而要重来一次“五四”,就是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为鲜明旗帜的“五四”。这个思想和列宁的政党美学以及当时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有一个联系。新中国的文艺政策,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提出了为工农形象服务,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要把无产阶级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既不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又不同于当时冷战的西方形式主义。

超越了革命范式是现代化范式,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化反思,一直到“八五新潮”。文化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表达的意识形态逐渐弱化,这个时段对意识形态的放弃,已经明显把形式、现代性作为全世界通用的线性的逻辑解读中国美术,反映了新时期是一个过渡,从革命范式,经过新时期过渡到现代化范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很快市场化,与国际接轨,政治波普消费的意识形态符号,企图扮演一个非形态的消费符号,但是消费后的经验证明了西方依靠资本形成了一个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中国美术的扭曲和压制。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在发言中认为世界油画的希望在中国。徐庆平指出,一个国家的艺术的繁荣,它的伟大作品的出现,都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油画材料的质量、生产、销售等全面的提高和发展,今天中国画家有好的条件、好的材料,宽裕的时间和自由进行艺术创作是以前想象不到。

徐庆平认为,人文审美素质的积累、发展形成使今天的油画作品具有丰富性、广泛性,特别在审美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艺术家对于审美的核心、绘画的核心、造型和色彩的认识,都是前人无法相比的。中国的气派在中国油画创作中形成,中国的油画发展局面令人欣喜。徐庆平表示,未来如果学习油画,需要到中国来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镛在发言中提出,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他指出,中国的当代美术创作中油画或中国画是个性缺乏、形式繁琐。强化个性、简化形式应该是现代意识的两大特征。美术界缺少对塞尚以及对立体派毕加索的真正理解,抽象艺术更是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现在简化形式这块是薄弱的。但是强化个性和简化形式是矛盾的,如果过分强调个性的表现,观众可能不理解;作品形式简化的极端,就是极少主义,极少主义形式高度简化了,但是个性没有了,就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的终结。

王镛指出,当代中国的艺术具有现代性应该有一个提法,但是现代性不是评价中国艺术的唯一标准。

中央美院教授邹跃进对时代性和民族性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当前在美术创作中有两种对时代性的认识和表现。

主流艺术的时代性,主要是通过紧密配合党和政府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题来呈现的,“当代美术”则紧跟当代西方潮流,对当下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进行追踪,通过追踪和研究来面对中国的问题,所以“当代美术”的时代性是以主流艺术以外的另一种面貌出现的。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