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不似之似(Wonder of come back again)
关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色彩和形式构成问题
本文所属专题:冯远艺术专栏
当士大夫文人式的恬淡、虚静的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渐渐弱化,市民式亲世、贴进人生物欲需求的文化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占上风,那些超脱以至禁欲气息的古典审美标准,势必被更为符合人性和人本精神的近现代审美标准所取代。这种反映在绘画界的变化现象远不仅止于中国。近邻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发洋画运动,历经百年变迁,使现代的以色彩为主体的日本画代替了以水墨为主的南画的历史地位而居画坛主流,及至蜚声欧美便是一例。中国自引入油画、水彩等诸种西方以表现光色为基础手段的画种之时起,以色彩改造中国画就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这种改变潮涨潮落也罢,非驴非马也罢,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并且继续在证明这样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现象:现当代的中国画大师都在其晚年发现了色彩――一种能与中国画笔墨起到更好补充而富于表现力的诗意化情感色彩所能带来的无可估量的前景。当然,中国绘画的色彩观与西方的光色观还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中国画所追求的不是逼真的自然模仿,而是以抽象的哲理和前瞻的视野去摄取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色彩印象。因此,中国画的色彩一如意象造型,具有那种不似之似的、强调理性情感与想象合一的装饰趣味。它不再是像汉唐时期的传统色彩,仅仅注重固有色的明度和纯度;也不局限在有限的几种、十几种原色颜料,而是遵循色彩表现的共同规律,精心选择运用色彩的多样变化和冷暖色相交替运用的法则。同样需要敏锐的色彩感觉和想象力的培养,学会把握墨作为黑色与众多色彩关系的调性、节奏、层次以及各种对比关系。既来源于生活某物象的自然色彩,又追求诗意化的表现、注入较多的主观情感意向色彩。可以将绿色画成朱砂色或黑色、青色,可以将光照下的环境色任意改变为黑色、白色,甚至任何其他色彩。一切为了需要,一切都出自主观灵府的直觉和想象。中国绘画由色彩丰富走向素朴单纯,而由渲淡之极再复绚烂辉煌,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未来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假如我们把审美标准看作是一杆衡量作品的“尺”的话,那么,艺术创作就在于把握各种造型因素的“度”。从观赏角度看作品的深度和艺术品位的醇度,通常是指作品内涵的容量和艺术技巧达到的境界。然而这些只是可感却又难以语言叙说的东西,它显然包含思想,但远不止于思想;它强调技巧,却远不是单指技巧;它注重形式构成,却又超出单纯的形式构成意义。
形式构成的魅力在于:它既是一目了然,而又非一览无余;它有状物特点,更有含义功能。它营造物象,诉诸视觉直观,同时又反映形而上的主观意念,诉诸思想和精神。成功的绘画艺术必是内容、造型、色彩、形式诸要素完美结合的显现。支撑中国人物画造型结构的,也不外乎以上诸因素加上特殊的笔墨语言。然而就整体而言,哪怕具体到局部人物的意象造型和色彩处理,都不能不依附于一个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作品的所谓形式构成。构成包含构图,但又高于构图的一般意义。它是包括艺术整体构架的外延、张力、视觉冲击力等众多要素在内的综合体。
绘画形式构成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平面的视觉形式,把绘画的各种因素组织在一个统一有序、均衡的框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性。在有限的二维空间中,将作者的构思和掌握的形象素材,进行艺术化的整合配置,以达到能够产生最为强硬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最佳方式。在观赏者尚未了解作品全部内容的细节和艺术处理时,第一眼便为作品的形式结构所吸引、所震慑,从而接受整体印象的信息输入。因此,作品在进行构思构图阶段,艺术家必须倾注努力和智慧去开掘、发展形式构成中各个组成因素最佳的方式。那些缺乏形式构成的作品,犹如未加剪裁、梳理而自然松散的碎砂,虽造型精妙、色彩缤纷,也会因其先天缺憾而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