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频道页 > 文论

富裕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吗?

——以河北霸州胜芳古镇为例

2009年12月22日 15:11:0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第一次去胜芳,是“大部队”行动,一路走马观花,在四五天的时间内应该说只是有大致的感受:这是一个值得下力气深入挖掘的考察地点。

胜芳位于廊坊市区向南大约40公里处。这里曾经是文安县城所在地,后来划归霸州。古镇的西南两面有一条河流环绕,老人们讲,早先乘船可以通达北京、天津,并与白洋淀相接,直通保定府,是有名的水路码头。镇上的人们历来有经商的传统,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都有自己的信众,文化积淀深厚。

在某种意义上讲,胜芳古镇与其它地方一样,传统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在消解,有些在变异。据有关资料考证,民国时期,胜芳古镇曾经有七十余道花会。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沧桑演变,能够传承至今的不过十几道了。即便如此,能够在一个镇的地界上有如此众多花会组织在我们的多地考察中还是前所未见。

在这几天之内,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普遍了解的基础上各有侧重,我们考察了几道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花会。其中包括北音乐会、南音乐会、高跷会、太上门(道教)、大头会、挎鼓会、多档武术会等等,还参观了镇上的民俗博物馆。这里所谓南北音乐会,并非是学界一般意义上的分类,即南乐会为吹鼓手的组织,北乐会为行会的组织,而都是以某种信仰仪式为依附、以笙管为主导的乐队组合,据称原先镇中有一条河,如此形成河南、河北之分,现在河沟已经填平,但人们还是沿袭了早先的称谓。镇上的这些与音乐相关的会社一般都存有乐谱,从抄谱上显示多可以追溯到民国甚至之前。

胜芳北乐会,与当地祭祀五道神的活动紧密相连。关于五道神庙,在中国北方祭祀体系中有比较广泛的存在,有说是东岳大帝手下主管人间生死之神,许多地方都有人去世之后告庙的风俗,有的告土地庙,有的就是告五道庙者。在胜芳镇五道爷祭坛旁的一处农家,我们聆听北乐会会员们奏乐。在翻看他们保存的乐谱时,有几首曲子引起我的关注。当我问能否演奏其中的一首乐曲,会首刘师傅称这首曲子是用小哨演奏,由于没带小哨,所以现在不能奏。我继而询问大哨与小哨有什么区别,刘师傅答道,同一首乐曲用大哨和小哨相差一字,在笙管指位相同的情况下就是意味着旋宫,刘师傅称在他们这里,管子通过换哨,一般讲来每一首曲子都可以奏七个调。果真如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也是我在其他地方尚未见到的现象。虽然此前我看过李来璋先生的《七宫还原》,我的研究生逯凤华在研究山东岱庙藏谱时分析了《七调迎仙客》一曲,景蔚岗兄在其《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中有十九簧笙可以转十二调的理论探讨,但在当下民间能够演奏一曲七调的会社毕竟少见,如此引发我的极大兴趣。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