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养不起莫高窟 数字化敦煌还缺1.8亿
记者在走访莫高窟时,偶遇一名来自日本的女学者。大西摩希子是东京早稻田大学世界遗产学部的客座教授,专门研究敦煌壁画的观无量寿经变画,在京都佛教大学授课。大西每年都要到敦煌待上一段时间,如今已是第10个年头。大西参与了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东洋文库”(http://dsr.nii.ac.jp)项目的网上数据共享工作,dsr的全称即为“数字丝绸之路”(Digital SilkRoad)。她说,来敦煌的目的就是亲自去洞里临摹,至于敦煌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文献资料,在日本上网就能获得了。
大西很期待敦煌研究院能够将壁画及其他美术品的照片资源网络共享化,即便是让日方付费使用,也不失为良策。某日与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吃饭时,大西提及此事,希望在敦煌研究院安放一台电脑,专供日本学者探访敦煌时,预先检索壁画资料,付费使用。王院长并未接话,在他看来,基于“公平交换”建立的共享关系,在目前的数字化工作中尚属过早。“外国盗去了文献,实行共享,本是理所当然,至于美术品的版权问题,显然必须经过全球化的共同协商。”
去敦煌采访研究院,时机不巧,正逢大小领导们即将动身去台湾学术交流,樊院长的助理说:“她这两天可忙呢,大小会议不断,还得准备去台湾演讲的报告,你就等着见缝插针吧。”谁知,头一天到达敦煌研究院,一大清早,就在院子里撞见一位瘦小的老太太,走路雷厉风行,速度接近小跑。向司机求证,“哦,精瘦是吧?那没别人,就是樊院长,这样的老太,这儿就一个”。之后问及一名讲解员才得知,樊老每天早晨7点,雷打不动要到洞窟景区门口溜达一圈,看看洞窟的情况,关照一下讲解员。照她自己的说法,就当锻炼身体。后来拍照时,她也是这么匆匆一路疾走,让记者任意抓拍,似乎小跑就是樊锦诗最为自然的状态。王冀青认为,敦煌研究所的重点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同院长的兴趣有关。前两任院长常书鸿与段文杰都是搞美术出身,而学考古学专业的樊锦诗显然更注重保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樊锦诗嘴里最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千古罪人”。她常说,“家里我可以不管,洞子保护不好,我就是千古罪人;有些人要把洞子搞上市,我要是同意,那也是千古罪人。”
71岁的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其实是上海人,采访中时不时露出两句上海话。她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来敦煌,一待就是40多年,研究院里有一处名叫“青春”的雕塑,据说原型就是她。采访的时间原定于上午,却因为突如其来的会议延迟到了第二天下午,樊锦诗显得十分疲惫,说昨晚没有睡好。之前一天,开了一天的会,临行之前,还有许多工作需要部署下去,真的是大小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她开门见山就说:“我这里的事,绝不是幽默的表达,不睡觉都还干不过来。我那么忙,之所以还要接受你们媒体的采访,就想让你们帮我叫喊叫喊。”
“叫喊”什么呢?两个字:“缺钱”。那是她眼下最急的事情。原本,数字化项目的总投资超过2.61亿元,现在通过跟政府反复交涉,最终答应由国家负担这个数字的70%,去年年底1.8亿元资金刚刚到位,这其中还不包括建造球幕游客中心的成本。樊锦诗说:“拍数字电影,不属于设施建设,国家不给钱。这样的话,算起来,我们现在其实还缺1.8亿元呢。国家所谓‘地方配套’的意思,就是还得要自己去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