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深情关注生活的探索者

——高天祥书画艺术论

刘新生/文
2011年08月08日 15:35:2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高天祥艺术专栏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簇拥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此利,环境下的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必然呈现出多元状态中的激烈冲荡、交融、整合。由止匕审视当代中国书画界呈现出的百花争艳的繁华局面,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这是一个探索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坚守传统的时代。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从中国书画的定义出发进行思考,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中国书画的当代命运上,即在经济信息时代,经济全球一体化中的文化多元性如何体现出它的民族性、时代性,拥有新时代旺盛的生命活力,在文化的竞争中体现出它的优势。中国书画如何更富有朝气地走向未来,展示它二十一世纪的风采。事实上,中国书画创作群体正在进行着顽强坚韧的努力,他们从不同的题材,用不同的技法,通过不同元素的借鉴融合在展示生活的五彩缤纷同时,也在展示着探索中国书画新道路的用心。在这里,我们论述高天祥先生的书画创作,通过对他艺术之旅跋涉的解读,不仅可以透视他对书画艺术的探索追求,更能够从中感悟到中国书画艺术前行应该坚守的那些原则。

一、高天祥的书画艺术经历

七十多年来,高天祥的书画艺术经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小学、中学阶段
高天祥,字晓晨,号仰山,1935年生于浙江台州三门县六敖镇,十岁时父母亲因病相继去世,在伯父的照料下成长,自幼经历坎坷,深知人生之艰辛,故早生同情心。喜欢读书用功,在砍柴、放牛、摸鱼、捉蟹等劳动中,即形成了种植花草、画画的爱好。七岁时进入当地的六敖d、学读书。小学期间就以擅长画民间传说中的“大老虎”和“大狮子”的形象名闻乡里,故深受邻人注目。1947年,高天祥进入县城三门中学读书。学校设在广润寺内,背靠瑞云山,古树参天,环境幽静。寺内藏有大量古字画,僧人经常趁天气好的时候,把字画摊到大殿天井上晾晒。看到这些字画,作为从农村走出来孩子,他第一次强烈感觉到书画艺术之美。在心灵受到震动、开阔眼界的同时,他萌生了要做一个书画家的愿望和理想。美术课老师是上海美专毕业回乡任教的章宏仲先生。章老师对待学生和蔼亲切,富有爱心,当他发现天祥热爱绘画,悟性极好,便特别给以悉心辅导,经常借绘画方面的书籍给天祥看,还拿自己的藏画给他临摹。当时正值三门解放,章老师又带他一起参加解放宣传中的美术实践活动,绘制大型墙头画、书写墙头标语等。高天祥从章宏仲老师那里得到了良好的美术启蒙教育,也深受其淳朴诚实人品的影响,无论作画还是做人,章老师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一阶段属于高天祥书画艺术发展的启蒙阶段,通过一系列的临摹或绘制大型墙头画、书写墙头标语等,章老师培育了他的绘画兴趣,在他的心底深处播种了书画艺术的种子。

(二)师范学校阶段

1951年,高天祥考上台州师范学校。由于无经济来源,生活极为清苦。上学时他穿上自制的草鞋翻山越岭,步行二百余里到校上学。冬天到了,还光着脚板无袜可穿。但他学习非常刻苦用功,始终没有放弃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值得庆幸的是,他学习期问又遇上着名版画家张一山先生。在张老师的指导下,高天祥学习木刻,画木炭素描,经常去灵江边画速写,学习热忱高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一次,无钱买油画布,而想作画的心情又非常的迫切,情急之下,高天祥竟撕下蚊帐来画油画,代价是忍受了一个夏季天天晚上被蚊虫叮咬。每年的寒暑假,高天祥都独自一人在校度过,一边学画画,一边帮食堂上山垦荒种菜或劈柴、放羊, 以赚得一点生活费用。1 953年间,他在老师家居住作画,为了解决房间光线阴暗的问题,他竟然把房顶的瓦揭掉,做了一个天窗,结果下雨时屋外大下,屋内小下,淋得一塌糊涂。没有画笔就剪猪鬃做笔,或烧木炭做炭笔。三年的学习使他的绘画基本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刻列宁、斯大林、高尔基、鲁迅等名人的版画。张一山老师进一步增长了他的书画艺术本领,特别是学习内容的拓展,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绘画技能,更广泛的社会活动,培养了他的艺术观察力,为他的书画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1954年,高天祥毕业回乡到亭旁小学当教师。仍念念不忘实现自己美术方面的理想。两年后,他凭着自己过硬的能力,在没有进行系统训练,对素描并不了解的背景下,仅带着一支六B铅笔走进考场,最终敲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被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录取。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