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称三峡博物馆文物非真品 色泽鲜艳无包浆
最近,故宫宋代哥窑瓷盘被损坏一事受到广泛关注,网络上也掀起了一股文物保护热,昨天,网友“遇见”在论坛发帖称,三峡博物馆里的文物“乾隆款红菜花卉藏果瓶”不是真品,并提出自己的多个质疑。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三峡博物馆瓷器专业人士于小琳,她称,该瓷瓶是1957年从故宫调到重庆市博物馆的,经过多名专业人员鉴定,绝对是真货。
色泽太鲜 文物被疑有假
网友“遇见”在帖子中说,她一直认为博物馆里面的文物,应该都是真品。但最近两周,她在三峡博物馆仔细看了一些文物,发现也不尽是。她说,里面有几件器物看起来不像上了年代的产品,因为包浆看上去不对。“几百年了,还保存得这样完好?”“遇见”所说的“包浆”一词,是指文物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因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遇见”将她认为包浆不对的“乾隆款红菜花卉藏果瓶”的照片发到网上,记者从照片上看到,该瓶的外表看上去色泽鲜艳,确如她所说,仿佛出炉不久。昨天,记者联系上“遇见”,她说,她是古董的业余爱好者,并非专业人士,但对古董,还是“懂一点”。此帖发出,很快引起上千网友的关注,其中有自称懂行的网友说,此瓷器看上去真的值得怀疑。
博物馆回应:经过鉴定假不了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三峡博物馆瓷器专业人士于小琳。谈及网友对这件文物的质疑,她便笑了。她说,这件文物假不了,经过了多名专业人士鉴定,是真品。她还说,乾隆款红菜花卉藏果瓶是1957年从故宫调到重庆市博物馆的。1951年,重庆市博物院建成,1955年,更名重庆市博物馆。为支援地方博物馆的建设,故宫为重庆博物馆调配了一些康熙、乾隆时期的瓷器。“为支援地方博物馆建设,调文物到地方博物馆,是件很普通的事儿。”她说,这个瓷瓶调来时,没有定等级,也没有相关的神秘故事。三峡博物馆建成后,该瓶被定为馆藏文物。于小琳说,去年,我市的专家组将这一文物拟定为二级文物,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该瓶最终被评定为二级文物的可能性很大。
疑点1 为何没有包浆?
网友问:这个乾隆款红菜花卉藏果瓶是真的,但它为何没有那种沉淀着时光的包浆?
于小琳:鉴定它是不是文物,光通过看展柜中的实物,是不行的。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除了看,更重要的是“上手”,通过手的触摸来感受。至于包浆,它是件宫廷瓷器,保存很好是正常的,不像一些出土文物,看其包浆,就能看出古色古香。
疑点2 藏的是真品,展出的是复制品?
网友问:博物馆会不会将真品放在幕后,前台摆上复制品,让人误认为复制品是真品?
郑丹(三峡博物馆瓷器藏品部主任):网友说的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博物馆有专门规定,如果是复制品,那是必须要标明的,没有标明是“复制品”的,肯定就是真品。这一规定,是必须严格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