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法门寺专家 着名考古学家韩伟去世
着名考古学家、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5月26日上午10时46分因病去世,终年74岁。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韩伟,自1961年起就一直从事考古工作,并多有建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韩伟先后参与或主持过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凤翔秦都雍城遗址、唐代法门寺地宫等重要发掘工作。1999年,法门寺地宫的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49年以来十大考古发现”。在雍城遗址长达12年的考古历程中,他和队员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终于在凤翔方圆几十里的山山坎坎中探查出秦公一号大墓,实现了我国几代考古工作者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他在考古界主张“秦人东来说”,并论述了“屈肢葬”的渊源和意义;系统整理了唐代金银器工艺、图案,建立了唐代金银器编年谱系;阐释了法门寺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图像,从而揭开失传千年的唐密之谜;出版了研究唐代金银器的专着,被欧美学界誉为“国际性的中国金银器研究专家”。
韩伟先生与新中国考古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他从事田野考古工作40多年,先后参与或主持过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凤翔秦都雍城中探查出着名的“秦公一号大墓,、以及1999年,法门寺地宫的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49年以来十大考古发现” 等重要遗迹、遗物发掘工作,对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考古研究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韩伟先生精于治学,克己勤勉,提携后学,诲人不倦;他专于先秦,两汉,隋唐考古,特别是历史上最强盛时期----“汉,唐’的金银器研究,建树丰厚;学识渊博,着作颇丰,他共撰写了《海内外唐代今银器汇萃》、《陕西石窟》、《唐墓新出土壁画》、《磨砚文稿韩伟考古文集》、《天涯足痕——海外考古访问录》等十部专着,以及九十余篇专题报告和论文,内容涉及秦文化、秦人墓葬研究、汉唐金银器研究、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研究、陕西石窟研究等。由于在中法文化交流上的独特贡献, 1999年4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颁令,授予骑士级荣誉勋位。他与希拉克的交往和友谊被传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