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的家庭拥有书画作品且中国画居多
让市民走近艺术,让艺术走进生活,是这两天成都的热点话题。
作为西部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一直关注成都人消费的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神鸟数据”),昨日公布了“成都家庭艺术品需求”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六城区中(含高新区),13.8%的市民家庭拥有书画作品,调查也同时显示,观念误区和艺术品交易平台的缺位,制约着艺术品走进家庭。
样本:617个家庭和10家画廊
记者了解到,此次“成都家庭艺术品需求”专题调查,“神鸟数据”分别采用电话访问、个案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了中心城区617个家庭的书画消费情况和中心城区10个不同规模画廊销售管理人员。“文化消费市场一直是神鸟数据关注的重点领域。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感觉到市民艺术品方面的需求在增长,艺术和书籍消费,这都是值得鼓励的消费。所以我们专门开展了此次调查,旨在探索和了解市民艺术品消费市场。”“神鸟数据”副总经理罗鹏告诉记者。据了解,此次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市民家庭书画悬挂情况、市民家庭过去一年书画消费情况和市民家庭未来一年书画预购情况。
数据:13.8%的家庭拥有书画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家庭书画拥有比例不高,挂出来的比例也较低。仅有13.8%(85户)的中心城区市民家庭拥有书画。在拥有书画的家庭中,57%(49户,占总体7.9%)的市民家庭将书画挂出来。中心城区市民家庭户均挂出来书画0.39幅。其中,2.4%的市民家庭挂出来书画“1~2幅”,3.6%的市民家庭挂出来书画“3~5幅”,1.9%的市民家庭挂出来书画“6幅及以上”。这些书画主要挂在客厅(40.9%)和书房(22.7%)等地方。
从家庭年收入水平看,收入越高,拥有书画的市民家庭比例越高。年收入15万及以上的市民家庭中,42.6%的市民家庭有书画;年收入5~15万的市民家庭中,19.9%的市民家庭有书画;年收入5万及以下的市民家庭中,只有7.1%的市民家庭有书画。
品种:中国画比例高于西方画
此外,挂中国画的市民家庭比例高于西方画比例。9.2%的市民家庭挂有中国画。其中,挂有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市民家庭比例最高,分别为40.4%(占总体3.7%)和33.3%(占总体3.1%)。3.4%的市民家庭挂有西方画;其中,挂有油画的市民家庭比例最高,为57.1%(占总体1.9%)。
预期:想买而没买的
在未来一年书画预购情况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17个家庭中,有10.7%的家庭未来一年有购买书画的打算,尽管绝对数值不高,但市民家庭未来一年的书画预期购买率(10.7%)远远高于过去一年实际购买率(0.6%),因此市民家庭在书画方面的消费明显会逐步增长。
从受访家庭预期购买的书画类型看,五成家庭预期购买原作、真迹。从购买画作类型看,中国画依然有着较大的预期购买需求。未来一年预期购买中国画的家庭比例比购买西方画的家庭高出15.6%。
问题:艺术品交易平台缺位成制约
调查显示,成都市民对画廊并不了解,很多人将画廊定义为“卖昂贵画的地方”。从购买渠道来看,去过画廊的家庭中,73.1%的家庭预期通过画廊购买书画,较未去过画廊的家庭预期通过画廊购买作品的比例高46.2%。可见增强对画廊的认识,将对市民购买艺术品起到引导作用。
“从消费者角度看,市民的艺术品鉴赏、专业知识以及消费观念还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过去,艺术品消费主要在收藏领域,是有钱人玩的。但随着生活物质的丰富,很多家庭在家居布置以及子女教育等过程中,都有了艺术品需求。但他们接触艺术的渠道比较狭窄。从艺术品经营者角度来讲,市场机制和对外形象比较传统。更多是等人上门,主动策划一些让普通市民接触艺术的活动还比较少。所以,艺术品经营者在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传播平台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罗鹏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培育市场。“第一是营造艺术氛围,让消费者不断成熟;二是强化市场意识和市场机制,让经营者不断成熟;三是同时搭建消费者和经营者、艺术家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