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中国馆即将启程
日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在居然大厦召开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方案新闻发布会,此前一直封闭消息的中国馆筹备方案正式向外界宣布消息。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阎东、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项晓炜、艺术家代表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2011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出席发布会并先后发言。其他4名参展艺术家杨茂源、蔡志松、原弓、梁远苇、专家评选小组成员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本届双年展中国馆方案专家评选小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推广研究中心主任、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介绍,本次专家小组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任组长,王璜生、舒可文等为评审成员。最初共有15位候选人,其中的11位提交了策展方案。经过淘汰有4个方案入围最后的评选,最终北京大学教授彭锋的“弥漫”方案最后胜过郭晓彦、黄笃等策展人的方案,确定为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的最终方案。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方案主题为“弥漫”,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为线索,既代表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同时“味道”的表达也更符合中国美学特征。让威尼斯弥漫中国味,将亚平宁半岛浸泡在中国文化的氛围当中成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目标。
参展艺术家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原弓、梁远伟分别以荷、药、茶、香、酒为题材进行创作。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总体上将创造出一个奇妙的感觉世界。策展人彭锋介绍观众的感官将被充分激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联合行动将形成别具一格的心理感受。
潘公凯的作品将安置于中国馆建筑“油库”内狭长的通道中,名为“雪融残荷”的作品将以巨幅的水墨荷塘为背景塑造出一个充满中国意象的空间,在作品完成后将把环境温度控制为5摄氏度,在夏季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的威尼斯,这件作品将不仅带来东方审美的视觉,同时也将带来身体上的直接感受。
杨茂源的作品呼应为中药,他把药装进手拉坯的小陶罐,这些圆形的陶罐将自由堆放在场馆的任何地方。策展人和艺术家希望这个散发着“药味”的小器物将被由观众携带至威尼斯的各个地方。
蔡志松的作品将是中国馆最显眼的作品,其名称借取了时下网络流行语“浮云”,届时将有10朵浮云将漂浮在馆外的草坪以和中国馆屋檐之上。由于内部充满了与空气等重的氦气,这些散发着茶香的“浮云”只能在中国馆的院子里飘来飘去,并不能飞出中国馆。
原弓的作品是“纯气体”,在中国馆内6000多立方的空间里将弥漫着由隐藏在角落中的高压机压缩纯净水而成的水蒸汽,真正在视觉和感觉上达到了“弥漫”的效果,同时在这些空气中散发出“藏香”的味道。
梁远苇是本届威尼斯中国馆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她的作品也是对“油库”最深入的改造。这件因海子的诗而取名的《我请求,雨》作品,将油桶的顶部改造为漏斗,白酒将在油桶与其上方的橡皮管中循环往复。在这件作品中既可以闻见白酒的味道,也可以听到酒滴落在金属盆而产生的响声,在充满工业气味的大厂房中,这样的场景似乎正昭示着中国“阴柔胜刚强”的道理。
策展人期望“弥漫的中国味”这个非常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命题引起国际当代艺术界的侧目,同时也成为威尼斯观众挥之不去的心绪。在新闻发布会结束的几天内,策展人彭锋将与五位艺术家一起飞赴威尼斯,投入到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前的十几天的最后的紧张布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