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太土" 西方文化的冲击
有多少年轻人喜欢中国画?一位大学教师曾经在课堂上做过问卷调查: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画、油画、卡通、影像四类优秀作品各十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结果显示,16%的人选择了中国画,91%的人选择了油画,72%的人选择了卡通,21%的人选择了影像。中国画在这些“80后”学生中的喜好度是最低的。美术专业学子的选择也不容乐观。“艺考”虽然很“热”,但是在许多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一直是报考的“冷门”,通常考不上设计、油画等“热门”专业的学生才会勉强迈入中国画之门,或者是成绩偏低的学生被“分配”到中国画专业,真正爱好中国画而报考的学生少之又少。结果是,进入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未曾碰过宣纸和毛笔,只能从零学起。
不论上述调查有多大代表性、专业的选择有多少依据,作为一门国粹,作为超越国界的艺术语言,中国画不能为本国的多数年轻人所喜爱,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丰子恺在《中国画与西洋画》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故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精深。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普通。的确,中国画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哲学观和审美观,历代优秀作品渗透着各个朝代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大唐的恢弘气象、宋人的广大精微、元人的简淡高逸、明清的奇峰错列、近现代的西风东渐、当代的多元迸发……能够在欣赏中解其中之真味,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一定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的人生沉淀。但是,年轻人对中国画的疏离仅仅是因为“曲高和寡”吗?不止。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画不是“趣味高远”,而是“暮气沉沉”、“太土”。
西方文化的冲击、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拉近并改变着整个世界。油画状物的精致和色彩的绚丽、当代艺术形式的新颖多变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喜欢时尚和视觉感受的年轻人。中国人的审美观从来没有如此纷繁复杂过——西方的、现代的、世界同一性的审美趣味与传统美学相互纠缠。在这个五采争胜、流漫陆离的全球化时代,以宣纸为媒介、以水墨技法为主的中国画,在很多方面似乎无法和各种当代艺术相抗衡:她没有装置艺术以物质材料表达消费文化情感的直白,她没有影像艺术视觉感受的炫目和叙事的生动,她没有行为艺术表达艺术观念的直接,她没有动漫艺术的轻松诙谐……相比之下,中国画似乎缺少新奇,似乎缺少通向年轻人心灵体验的空间。
隔膜源于文化的疏离。一方面,传统文化在上个世纪的断层、在新世纪的缓慢复苏,使年轻一代从小便失去了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的可能。另一方面,儒道释多元互补的文化结构的崩塌、书写方式的改变、诗的没落等,使中国画正在逐步失去赖以借助的文化和历史依靠。这其中,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西方教育模式的普及,使中国学生从启蒙伊始便远离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专业学子从一开始学画接触到的便是西方美术体系: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到高考应试直至大学课堂,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成为各美术专业共同的大课。对基本技能的加强和对中国画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内涵的忽视,再加上美术史论的西式架构,美术批评西化的学术用语……让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与传统文化的生疏与隔膜中,对中国画从不了解到不接受、不喜爱。
不能不面对,在新媒体艺术的直观便捷愈来愈甚、更多新的艺术门类不断抢滩分流的今天,中国画面临的尴尬与窘境:自上世纪以来,在一个来自西方的新视角下,在愈来愈广阔的世界视野中,传统中国画不但失去了画坛至尊的地位,也早已不能与西画两分天下,她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努力挣扎,不断革新,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得以丰富,贴近生活、色彩运用、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得以强化,却又不断受到质疑。
不能不考虑,在博物馆和美术馆还没有为年轻人经常光顾的今天,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尚不能将精品平易示人的今天,在五花八门的展览、博览会、画集出版等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在一些艺术家对名利趋之若鹜的今天,展现在年轻人眼前的,又是怎样的中国画?
中国画的社会窘境,不仅仅是艺术之窘,还是民族、文化、社会、教育、学术之窘!因此,国学热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中,不应忽视中国画的“内需”和对内的推介,毕竟,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重建中国画与今天的生活的诗意联系,重建中国画与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的心灵沟通,才能让他们在民族艺术中寻求到血脉相通的感动,才能发挥中国画在文化断层的修复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重构中的作用。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盛世丹青,不应有知音几何的忧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