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文物艺术市场秋季争夺提前开始

2010年09月17日 11:09:24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您关注各大拍卖公司的动态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您一定可以发现近期很多公司的网站热闹异常:各地拍品征集通告,已经征集到的、并且已定在今年秋拍中亮相的拍品介绍等层出不穷。在离秋拍揭幕还有三四个月,藏家就知道了今秋有机会和王世襄旧藏的铜炉、张珩秘藏的“易元吉”、世界顶级名表等“天价宝贝”亲密接触。秋拍尚未开始,但各大拍卖公司的对垒之势在拍品征集阶段已初露端倪。

“在我印象里以前拍卖公司,尤其是大拍卖公司征集拍品还是挺低调的,但是今年好像风格变了。”收藏者邢渊是从2008年开始将自己的藏品送拍,“一般就是送到拍卖公司的征集点,拍卖公司也不会大肆宣传,就是出个通知,然后收藏圈子里的人互相转告”。可是今年春拍的余温还未散去,邢渊“不仅密集地在各个网站上看到拍品征集广告,而且在主流纸质媒体上也能见到”。同时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好几家拍卖公司早就开始了对秋拍拍品的宣传。“往年都要九十月份才能看到秋拍拍品宣传,你看今年,恨不得春拍季刚结束秋拍的信息就出来了。”中国商报记者登陆了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与北京保利等公司的网站,发现有关今年秋拍的新闻最早是从6月便已公布,而且截至本报发稿,类似信息还在陆陆续续登出。而按照惯例,通常要到秋拍临近才会将拍品资料集中公布,为何今年拍卖公司显得有些“沉不住气”呢?北京保利市场部经理刘静告诉本报记者,保利选择提前发布重要拍品信息,是希望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质量同样上乘的拍品。“今年春拍情况众所周知,拍卖公司都希望秋拍也能拍出同样的水平,所以在拍品征集方面格外用心。”

“谁能征集到好的拍品,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这几乎是业内共识。但是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越做越好,抢滩这块蛋糕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各拍卖公司都卯着劲尽早抢占优良资源。享有“江南第一槌”美誉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日前也在公开征集今年秋拍拍品,为了征集到更多的好作品,西泠拍卖专门到台北举行征集会。北京保利此番将征集点设到了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其他大拍卖行等也纷纷开辟海外战场“寻宝”。

“现在的藏家,买到心仪的藏品之后,就不会轻易拿出来,直接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拍卖公司征集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拍卖公司如果能拿到足够好的东西,即使公司名气不大,也能吸引到藏家。”浙江一家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现在拍卖公司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作品征集上,几乎每家拍卖公司都会去国外与藏家见面,一些拍卖公司甚至安排工作人员在海外常驻。“不仅征集难度大,成本也很高。竞争如此激烈,确实没法低调。”

今秋“不低调”的不仅是拍卖公司,藏家也坐不住了。当拍卖公司大张旗鼓地征集拍品时,各地藏家报以了热烈的响应,从日前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上海拍品征集会就能窥得一斑。据介绍,在上海征集拍品的两天里,延安饭店中“人气爆棚”,在征集开始前几个小时就有藏家在门口聚集,当活动正式开始时队伍已经排出去很长。因为来送拍的人太多了,保利原本租的场地不够用,“最后我们不得不把旁边的厅也包下来才够接纳藏家”,刘静介绍说。当保利离开上海时,共收获了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瓷器杂项、古籍善本及经典油画共计逾千件,“可以说是五年来北京保利赴沪征集最为成功的一次。”此外,在保利的其他征集站中,征集情况也好于以往。

为什么藏家会如此踊跃呢?京城一家着名拍卖行的负责人认为,藏家之所以会积极响应拍卖公司,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藏家越来越了解市场了”,以前有不少藏家想释出自己的藏品,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出手,现在网络、媒体为拍卖公司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曾经想不到或不知道怎样找拍卖公司的藏家找到了门路。其次,拍卖这个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拍卖公司一度是被‘妖魔化’的,很多人将拍卖看成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我们去征集拍品时常有人问是不是要收钱。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拍卖还有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所以都愿意自己的藏品出现在拍卖台上。”而在一直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学者许毅看来,藏家的热情来源于今年春拍令人咋舌的成交情况。从艺术品市场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半年的成交额就几乎与去年全年成交额相持平,“就跟炒股一样,眼看着高点到了,能出手的就赶紧出手吧。谁不想自己的藏品能卖个好价钱呢?”许毅认为,这也表示藏家与拍卖公司都看好今秋艺术品市场。

预测今年秋拍情况的声音处处可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行情还会继续上扬。许毅认为,由于股市的不景气以及房市前景的持续模糊,会让更多的热钱流向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今年春拍的火热势头会被进一步推高和延续。在资金涌动和市场投资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不仅拍卖公司会有新的拍卖记录诞生,最昂贵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记录也很有可能被刷新。“而且从现在拍卖公司公布的拍品情况看,确实有一些好东西,东西好就不怕没有人买,可以说拍品的质量将会决定拍卖成绩。”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也对下半年艺术品市场抱有非常大的信心,他认为今年秋拍的成交额“会突破200亿元大关,并向300亿元冲刺。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成交额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还可能会向500亿元的目标迈进。”在所有拍品门类中,书画板块将会更加强势。“中国书画板块在秋拍中走高是肯定的,因为这是一个市场的过程,特别是古代及近现代书画板块,尚处于上升通道,还未进入平台期。”西沐认为,拍卖公司的业绩压力也是保证秋拍能够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竞争不断加剧,有压力就有动力,而动力是出业绩的保障。”

翻看各公司的秋拍宣传稿不难发现,比拼已经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你家的拍品“市场仅有”,我家就要推出“极为珍罕”的;你征集到了“巨制”,我就用“几十年未曾现身”吸引藏家。而在预估成交额的时候,也是比赛一样竞相爆出天价,令人咋舌。

这种现象的背后,透露出拍卖行之间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已有240多家,2009年市场大热,又有一批拍卖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加盟。国内艺术品市场如此“繁荣”,也影响到了国际拍卖公司的效益。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从未让竞争对手的艺术品市场拍卖份额超过全年的30%。但自2008年7月以来,这一数字开始上升,2009年下半年他们竞争对手的拍卖市场份额已达到46%,而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中国拍卖公司推动实现的。此外,目前大部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都差不多,主推门类大多是书画、瓷器、油画等。因此,新的拍卖公司想要站稳脚跟、成熟的拍卖公司想要保障自己的“江湖地位”,自然都想到要依靠优质拍品揽客。但是在艺术品市场中单纯比拼拍品就能够一决胜负了吗?仅凸显藏品的特点与身价就能获得藏家青睐吗?“拍品好确实应该大力宣传,但是每家公司都将宣传力度放在同样的事情上,真让人有点‘审美疲劳’啊。”邢渊说道:“拍卖公司重点宣传的拍品都是‘极品’,一般的藏家想都不敢想。可是需求量很大的中端拍品又没有那么多介绍,所以我通常都是随机挑选一两家公司的拍卖会参与竞投。”

资深收藏人士李女士认为,拍卖公司应该另辟蹊径,不要只下功夫在直白地宣传拍品上。“在这个公司能看到的拍品,在那个公司也能看到,就算不是同一个人的作品,水平、性质也差不多,要是每个公司都有更细分的重点就好了。或者,要是能配合拍卖举办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讲座、雅集什么的,肯定也能吸引不少藏家。”西沐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提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分层阶段,拍卖公司也应进一步将市场细分为综合、专业、特色等方向,来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拍卖公司想要“搏出位”,除了细分高、中、低档拍品外,还可以尝试主打不同门类拍品的拍卖,“比如京津画派现在卖得好,大家都去卖京津画派,你就可以着重经营一下岭南画派,毕竟这一类书画的收藏需求也是不小的。市场情况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要完全被它左右。”此外,现在藏家的需求层次提高了,更加注重拍品的附加值,因此拍卖公司也可以着重发掘拍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样既能满足有文化需求藏家的需要,又能把自己和竞争者区别开。‘万人争过独木桥’不管对拍卖公司还是对藏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