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藏宝?天津水下考古拉序幕
昨日,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队乘船出海,渔民现场为其指认曾经发现水下文物的水域。随着考古队专家对该区域4个点位进行专业测量的完成,天津水下考古正式拉开序幕。昨日确定的水下文物线索点位,为此后的水下文物仪器探测和入水探摸提供了较小的、有效性强的范围。
自今年以来,天津水下考古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文物考古队员经常拿出专门的时间,到渤海湾的沿海渔船集中的塘沽北塘和汉沽蔡家堡等地进行实地走访,向他们宣传水下文物普查的相关政策,到渔民中间去了解沿海水下文物的有关线索。就在半月前,听说北塘要举行大规模的庙会,届时几乎全体渔民都会参加。真是个好机会,于是考古人员赶紧带着宣传资料赶了过去。他们的工夫没有白费,在渔民集会的这天,考古队获得了大量的有效线索。他们得知,在北塘渔民经常外海作业的锚地的确多次打捞出瓷器、玉器、木船板等,也有渔民告知,自己曾经在下拖网时遇到过挂网的现象。让人惊喜的是,很多线索都集中在海港外的锚地灯塔周围海域。难道在这片海域中真的有沉船存在,一艘还是几艘?
今年40岁的刘师傅是河南人,但他来到塘沽北塘当渔民已经有20多年了。他前8年一直在给其他的船老板当捕捞工,此后自己积攒了一些钱买了渔船自己当起了船老板,和老婆两个人每天入海捕捞作业,日子过得还挺殷实。据刘师傅讲,北塘这里的许多渔民有过从海里捞起瓷器或者船板的经历,以前的人们有关“文物”“收藏”等方面的意识差,没人把这些打鱼时捞起的坛坛罐罐当回事,不是随手扔回海里去,就是上岸后随手给孩子当玩具,或者当物件使了。在渔民看来,捞起一件老瓷器还不如捞条鱼或者捕只螃蟹。两年前的一天,那天海面上有些风,刘师傅和妻子大清早照例出海打鱼。他们在锚地撒网,渔船开出四五海里,夫妻俩开始起网收鱼。那天网中除了鱼虾海蟹,还意外地出现了一只比巴掌大些的瓷盘,还有一些珊瑚虫和贝壳粘附在上面。刘师傅端详着盘子,上面有蓝色的花纹,刻画非常细致,盘子的边还有一圈半透明的斑点,斑点的颜色和盘子的釉一样。“你看,上面有这么多贝壳癞子,在海底下一定有些年头了。”他对妻子说,但妻子催促他赶紧干活儿。于是,他随手把盘子扔到一边。晚上上岸后,他们也没把白天捞到盘子的事放在心上。过几天,刘师傅发现扔在甲板上的盘子被压成两半,他随手捡起来就扔进了海里。前一段时间,他把自己捡到盘子的事情告诉了前来北塘搜集水下文物线索的考古人员,考古人员从其描述的盘子特征判断,刘师傅当时捞到的是一只带有复杂玲珑工艺的青花瓷圆盘,这种工艺即使在明清时期也是很复杂的,并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餐具。
刘师傅的一个同乡,也曾在北塘地区做渔民。那是四五年前,这个姓朱的朋友出海打鱼带回几件玉器,其中有拳头大的小碗和烟袋锅等小物件。听朱师傅说,当时拉网忽然拉不动了,拉上来发现渔网中的鱼虾和淤泥中夹杂了这些东西。现在具体情况无法找朱师傅印证了,因为两年前出海时他已遇难。还有一次,一渔民打捞起一只密封的青花陶瓷小罐,罐底下有“乾隆年制”的款。他把封盖打开后,从里面倒出许多类似琉璃模样的彩色珠子。这时岸上来了一个老人,出20元就把罐子拿走了。为了进一步加快天津水下考古的进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梅鹏云主任决定带着卫星定位系统出海,进行初探,并对水下文物线索涉及的海域予以“点测”。昨日,记者跟随考古队一行,乘坐刘师傅的渔船出海,体验了海上考古“点测”的全程。
昨日早晨6点15分,刘师傅的渔船驶离北塘渔港码头,朝着港口外全速前进。考古队员前去的就是当年刘师傅捞起青花瓷盘的水域。据刘师傅说,当时下网的地方距离锚地灯塔五六海里。天空有些阴沉,但无风,海面上的风浪不大。循着主要航线,行驶了两个小时后,天津新港的码头已被抛在身后。“快看,灯塔!”此时的位置是北纬38°,东经117°。大约又向前行驶半小时,刘师傅一边开船一边向考古队通报,已经到达文物出现过的具体水域。这是第一个文物线索点位,一直站在甲板上手持卫星定位系统的梅鹏云主任,在定位仪上标记出目前渔船所在的点位,随之在渔船的航行路线图上,一个代表线索地的红色实心点标志出现……
考古队甘才超是天津在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经过专业培训获得水下考古资质两人中的一个。在渔船行进中,他不时地观察锚地海域的水质能见度和周边途经地的海面状况,并把相关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他说,这是为了日后潜水探摸做准备。时近12点,又有三个线索点位被测量标示出来。这三个点位上,刘师傅曾经有过拖网挂住海底不明物体的经历,有的时候拖网被挂坏,有的时候拖网无法摘下只能无奈放弃。依据这样的现象,考古队员推测,三个点位周边的水域很可能有海底沉积物存在。四个测量点位标志完成后,水下考古初探结束。在梅主任的卫星定位仪上,海图上渔船航行路径清晰地被记录下来,四个定位红点非常醒目。
根据渔民提供的出水文物线索进行点位测定,被考古队员称为“打点”。梅主任说,打点对于渤海湾的水下考古来说只是第一步。被测量标记的点位处,水下是否真的有沉船、瓷器等文物存在还不能确定。不久以后,将动用雷达声呐探测仪等设备,对“打点”的海域进行覆盖性探测搜索,结合水下考古队员的探摸,水下文物的具体情形和位置就该清晰了。据考古专家分析推测,天津范围内的渤海近海地的水下应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据史料记载,天津建港很早,元朝开始漕粮海运,海船在天津海河港口换内河船进京,那时就出现了天津港。到清朝,开始建立近代海军,就是北洋水师,开始在塘沽建天津新港,后来北洋政府、日伪政府和国民政府一直在建设和使用。几百年来,天津集中了众多货运码头,海运业十分发达。
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梅鹏云主任说,渤海湾早在几百年前就集中了北方许多海运码头,天津范围内包括塘沽和汉沽段,早年就有许多的货船进出港口,加上当时的航海技术不成熟、木船抗击打风浪的能力差等原因,早年肯定有过不少的船只在近海沉没。因为退海的原因,海岸线步步后撤,所以考古队员对港口或者锚地有早年的沉船文物被捞起也就不感到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