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织布街:以艺术之名请求保护
阳光下的长江,水流缓慢而悠长。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织布街与新正街交会处,400年的古码头依旧安静。没有了泊船,也没有旅人,只有荒草丛生。时间在这里早已停歇。4月25日-5月8日,28岁的本地画家刘兴波联合5位青年同行,在织布街举办“交头接耳”当代艺术展。刘兴波说,要通过自身以及民间力量让政府关注这个活动,呼吁对古老文化、古老建筑的及时保护与开发利用。
27日上午,织布街70-1号,古旧的重重民居,73岁的张世秀白发苍苍,笑容恬静。古镇里,已少见青少年,老人们或扶着门槛、隔着老街话家常,或三五成群、坐着木椅边择菜边絮叨。行过老街的步子,会不由自主慢下来,不时会见到破败空洞的房屋。“年轻人走了,只剩下老人慢慢逝去,房子就空了、塌了。”刘兴波语气黯然。猇亭古镇织布街,历史可上溯至元末明初。街名织布,因棉而盛。棉花原产印度和阿拉伯,元初从海路传入福建泉州,明朱元璋用强制方法全国推广种植。猇亭以下红港、桐岭、方家岗、毛家岗等地,从此多棉田。纺织业旋即在猇亭得到发展。《枝江县志》(1990年版)记述:1935年,全镇及近邻乡村有织机千架,日产土布3000-5000余匹。尤其是沿河而建的这条街上,家家纺纱织布,从业人员十之八九。繁华如昨,古镇曾是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重要商埠,码头8个,江船穿梭如织。屡经变迁,古镇现仍存古码头4个,其中织布街与新正街交会处的古码头保存完整,规模较大。青石岸线长约600余米,拴船孔桩至今尚存50个。
“从重庆朝天门,到上海吴淞口,这里是长江主河道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石制码头建筑!也是长江流域为数不多的码头历史文化缩影。”猇亭区文体局局长易兵告诉记者。
“祝贺‘交头接耳’当代艺术展展览成功……”一段让观者眩晕的视频,背景不断旋转、一个络腮大胡的胖汉朗声念道。这人正是当代顶尖艺术家、着名诗人艾青之子,曾参与北京奥运“鸟巢”设计的艾未未,他为艺术展发来贺电。戴黑框眼镜、颌下微髯的刘兴波,土生土长的织布街人氏,2005年从艺术学院毕业,到杭州等地闯荡后,回到猇亭一边教画一边创作。不安分的他,干出一桩让艺术圈内津津乐道的事——自己设计、自己请工,刘兴波将位居织布街76号的祖宅,变成了一幢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工作室。“祖宅有100多年历史,爷爷在这里住过,爷爷的爷爷也在这里住过。”刘兴波说。150多个平方米、纵深40余米的狭长老屋,成了裸露红墙、厅堂高6米、浓郁艺术色彩的时尚画室——玩物攻设独立艺术工作站。开始,母亲也不理解,但是谁让儿子搞的是艺术?然后,街坊惊诧于房屋的怪异:“刘家孩子脑袋有毛病!”现在,这里被称为:“宜昌最好的艺术家工作室。”
“以最边缘的姿态和毫无任何功利期待的心态,尝试一次当代艺术的实验展览;期待能够:检测当代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与那些尚处于现代文明初级阶段状态中的老街居民以及都市大众对它的情感态度。”策展人、文艺批评家徐旭这样阐释本次展览概念。坐立的红蛙举起双蹼,鼓动眼睛;屈身的白兔盯着蜘蛛,沉思默想……《红蛙系列》、《空想兔系列》这些刘兴波的作品,安静地待在翻建一新的老屋里,等待着观画者的各自解读。
“猇亭古镇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经过多种原因毁损、拆建,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存状况令人十分忧虑,迫切需要进行保护修缮。”刘兴波表现出艺术青年的执着与知性。2009年11月,刘兴波与当地文史研究者高克新一起,写出万言建议书《关于设立猇亭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及纳入城市规划的呼吁》,递交猇亭区相关部门。在这份建议书里,刘兴波们坦诚而率性地写道——“在一些有远见的城市里,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妥善有效地保护,而且丰富了城市的内涵与厚重感,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厦门的鼓浪屿、云南的大理与丽江古城等……针对猇亭古镇的地理环境,设立‘古老背艺术区’:建美术馆、纺织陈列馆、实验摇滚音乐仓库等……织布街民居应以维修为主,上百年的老宅不能拆除重建,要保持内部原有空间和结构,再进行改造。”其实,猇亭区政府早有过类似方案,在湖北招商网还能看到“宜昌市猇亭区古镇织布街项目”内容,项目业主为猇亭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区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局,发布日期为2008年2月26日。“可惜招商一直没有成功,保护也就无法落实。”4月27日,猇亭区文体局局长易兵无奈地向记者表示。2005年,猇亭区政府常务会议曾明确将织布街列为文物备案保护单位。但是,猇亭园区作为宜昌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经济毕竟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如何妥善保护百年织布街?作为地方文化事业主管部门,猇亭区文体局也作出了多种努力与尝试。该局局长易兵介绍,已向国家申报拨款400万元,拟在织布街建立长江码头博物馆,目前相关报告已通过省级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