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蓦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数字的时代,外部世界的变化速度在不断加快,flash短片、电子杂志、手机电视、3D电视、3D报纸……五光十色的东西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在电子游戏逼真的情境中,人们从赛车、打怪兽、航海中得到爽快、温暖、使用智力的快感、对自己反应敏捷的自得等现实生活中难得的体验;电视里的动画片,不再一格格地手绘,而是用电脑制作,在纪录片、专题片中,已经消失的古迹和历史场景被虚拟再现,古战场人吼马嘶,我们可以走遍圆明园盛时的每一个角落……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使人类生活出现断层式的飞跃。随着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信息技术不仅给政治、经济带来变局,而且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艺术表达乃至观看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采用真人形象定型后由电脑设计动作和场景的《阿凡达》风靡全球、狂扫24亿美元票房,充分证明了数字艺术的潜能。面对如此汹涌奔腾的大潮,中国该如何应对?
4月17日、1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上,着名画家、文化学者陈丹青做了主题为《讯息与主见》的专题报告。2000年回国时,他很为中国大规模的传统绘画教育吃惊,因为这在西方至少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跟今天的视觉环境和科技状况完全不相适应。当下的西方,最前卫的艺术不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而是影像艺术。从那时起,他一直在呼吁缩减绘画教学,开展新媒体和影像教学。他对学生们说:“你有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就已经站在新媒体的门口了。”
中国的影像教育,走过了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清华、浙大等高校就开始了对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1990年,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成立,下设多媒体、虚拟现实、数字艺术、数字影像等十余个专业委员会。1993年,张骏教授在中央美院首创电脑美术工作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电脑美术培训班。2003年,北京广播学院首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数字影像制作和网络多媒体两个专业,这是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高等教育在中国诞生的里程碑。之后,传媒大学、北航、清华、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纷纷依托各自“人文”、“艺术”、“技术”的背景优势,建立了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2006年12月18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召集下,40余所高校领导及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徜徉于河北香河的古堡之间,讨论新媒体艺术的范畴、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的比例等,意欲为方兴未艾的新媒体艺术潮流作人才储备。这,也就是首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
“新媒体”的提法,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麦克卢汉关于“新媒介的革命影响”的讲话。半个世纪过去,当时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新媒体——“印刷术、电报、照片和广播”,现已成为“传统媒体”。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等人认为,“新媒体”这一概念很难正确概括当下以数字媒体为核心,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称为“数字媒体”更适合其本质特征。
目前国内的新媒体教育大致分为5大专业:1、数字影视特效类,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广告制作;2、网络媒体艺术类,如网页设计、网络多媒体艺术;3、游戏设计类,如游戏设计、互动娱乐;4、数字媒体技术类,如虚拟现实;5、视觉传达及数字艺术设计类,如视觉传达、电脑美术设计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赵沁平在发言中表示,新媒体艺术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所以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创新的复合型教育。没有技术的支持,新媒体无以立足;但若缺少文化和艺术的修养,我们也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陈丹青在报告中谈到,他为北京奥运会工作时,与他合作的影视组的小伙子们有非常好的电脑合成技术,但他们没有想法,不知道如何把图像变成作品,因为没有受过影像教育,不懂得“观看”。所以期待于新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们的不是技巧,而是怎样使用技巧,拼的是眼力。如今的院系多数是由艺术院系和电脑专业拼凑的,要形成一个学术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廖祥忠、范敏、董九歌在《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中指出,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着总体结构缺乏系统性,各课程之间缺少有序、有机衔接;各高校课程设置雷同,“泛而不精,全而不专”;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本届论坛轮值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龙全表示:所谓新媒体艺术教育,其广义几乎涉及所有传统专业在数字时代必须应对的深刻改变。显然,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可能包容如此多向的数字媒体艺术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对教育单位而言,重要的是根据条件和需求,做出各自不同的发展选择。“兼容,和而不同。”这也正是本届论坛的主题。
据悉,明年第五届论坛将移至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由中国美术学院轮值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