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素描60年巡展 徐悲鸿素描经典登陆广东美术馆
这些素描经历岁月的淘洗后,依旧成为经典,铅笔的笔头传递出温情。”昨天,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广东美术馆内,对着一幅幅炭笔勾勒的素描创作,发出这样的感叹。明天起至5月30日,广东美术馆将举办“精神与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全国巡展”。展览汇集了包括徐悲鸿、王式廓、董希文、李可染、靳尚谊、周思聪、徐冰、刘小东以及陈丹青等名家的素描、速写、创作草图等600余套,其中大量艺术家的手稿素描原作还是首次与公众见面。记者还发现,王式廓《血衣》、陈丹青《西藏组画》等经典名画的素描创作、素描稿也在展览中罕见亮相,对于这些经典素描的艺术价值,王璜生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展览中可以看到许多着名画家的素描作品,尤其是油画名家董希文、吴作人、靳尚谊、陈丹青等早年的素描创作。“靳尚谊、朱乃正、詹建俊如今是油画界的泰斗级人物,但他们学生时期的素描作品也非常精彩,堪称经典。”王璜生指着朱乃正的《维纳斯人体雕像》素描创作说,学习美术的人无数次从教材里看到过这些名家素描作品的印刷品,但不少人还是头一次看到原作,“可以从原作里读到他们铅笔的笔头所带的温情”。
展览中,一幅徐悲鸿创作于1924年的素描《拄棍老人》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许多人说,这件作品最微妙地体现了人体肌肉、曲线的变化。”王璜生说,评论家们认为,徐悲鸿的这件素描作品采用了东方式的用线,在对人物轮廓的勾勒上,非常微妙地用了东方笔触,成为经典。
以齐白石油画像闻名的着名画家吴作人,以油画《开国大典》着称的董希文等油画大师,均有早年的素描作品在展览中亮相。“徐悲鸿说过,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其实不光是油画名家必须要画好素描,国画名家也在仔细画素描。”王璜生告诉记者,展览中还有李可染、杨之光等国画名家的素描作品,不少堪称经典之作。
素描创作、素描稿和写生,往往是那些经典名画诞生前必须的创作。王璜生告诉记者,展览特别从陈丹青等名画家手中征集他们的素描创作,一组西藏题材的素描稿,是陈丹青的成名作《西藏组画》的创作素材。“陈丹青在那组着名的油画背后,创作过一系列素描作品和草图,包括一批西藏的风景素描画,非常独到细致。”王璜生说。
展览中,曾一度家喻户晓的名画《血衣》颇为传奇,由新中国美术的奠基人之一王式廓画成。素描创作《血衣》成名后,197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请王式廓创作同题材的油画,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幸因劳累过度去世。这幅大型素描《血衣》成了绝品,一度被称为建国以来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流传下来,王式廓也因此赢得了“素描艺术巨匠”的美誉。
展览中,着名艺术家喻红的“大卫头像”素描画最有口碑,它一度在中央美院里被传为佳话。据说,当年在中央美院中曾有这样一个比赛,不同年级的高材生要以画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一比高下,原本徐冰(如今已成为着名当代艺术家)有一幅“大卫头像”素描被师生膜拜,但记录仅保持了一年,就被喻红的素描画“大卫头像”赶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