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墙美术馆的金融化生存

2010年04月13日 09:39:3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位于朝阳区东三环CBD附近的老清华美院内,有一家民营美术馆:“墙”美术馆。与国内大部分非营利性质的民营收藏馆不同,创建此馆的李国昌先生,提出了“艺术银行”的概念,将艺术品金融化,不仅养活了美术馆,而且成立了艺术基金,来帮助国内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与很多民营收藏者艰难生存形成明显对比,墙美术馆似乎生存的很好,在北京市中心地带拥有占地3000平方米的独栋式馆藏,并按照国际化美术馆标准配置设施,内有展览厅、放映中心和咖啡厅,不定期进行作品展示、学术讨论和艺术品鉴赏和收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墙美术馆的创始人李国昌,还是一名国家外交部官员,主要负责外事文化交流活动。在不断的外事活动中,他接触到很多外国来宾,发现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艺术兴趣很大。但是,很快他发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当代艺术品都流失到了海外,李国昌觉得很可惜,很想把好的艺术品留在国内。从军人到外交部官员再到下海经商,积攒出经费在2006年创建墙美术馆,李国昌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这一时期,他不仅在事业上攀登,思维也一刻没有停歇。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怎样能给艺术家更好的收藏条件,同时又能让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继续进行艺术创作?他设想,应该效仿国外成立艺术基金会,以资助的形式帮助非营利性质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建立美术馆,用“美术史”的观念来做当代艺术的收藏,其间,他认为收藏的过程必须关注艺术家的学术定位与美术史上的价值。这种“奇特”的收藏想法源自于李国昌自己真实的收藏经历,当时,很多人都热衷古画的收藏,而他却另辟蹊径,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85新潮”时期、20世纪80年代尾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都出现了非常珍贵的作品,这些只是因为时间短的关系,其重要性还没有被艺术界所关注。他自己按照历史线索收藏的艺术品,如丁方、耿建奕、张培力和苏新平等人的作品,至今都成为艺术界的珍品。

基于这种思路,李国昌曾经收藏了一件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但在他的收藏品中至关重要的作品,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家王蓬的行为作品。上世纪80年代初,王蓬还在上中央美院附中时,曾做过一个行为艺术,他将自己裸体沾满墨汁,然后在七张宣纸上拓出,李国昌收藏了其中一件作品,包括一套几十张摄影记录图片。这件作品被美国着名艺术评论家章纳森高得曼判断为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作品。

墙美术馆一年的运营费用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与生存艰难的民营美术馆相比,其勃勃生机的秘诀何在?李国昌的办法是将收藏与经营结合在一起。早年,他与西安文物局一起合作成立古玩文物公司,共同征集作品,收购作品,在国外做展览。建立墙美术馆以后,李国昌采用“策展人机制”,并将艺术品和金融机构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艺术银行”的概念;与私募基金凯雷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基金和“墙”奖学金,旨在帮助国内艺术机构和艺术家。

更重要的是,墙美术馆一开始就采用在国外美术馆普遍使用的用涨幅百分比去号召“策展人机制”,并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交流的文化艺术展事。众所周知,专业的策展人能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等工作,同时给美术馆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墙美术馆一开始引入了源自西方文化的策展人角色、健全的策展人机制和艺术运作机制,并借用西方当代艺术运行模式中的基金会机制、批评机制、策展机制、收藏机制来运作美术馆。

墙美术馆在国内首次推出“艺术银行”的概念,在实体上与中国银行[4.26 0.71%]、招商银行[16.04 0.75%]等银行合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化进程。艺术银行最早源于加拿大,当初为支持加拿大国内的年轻艺术家而提出,它增加了大众在生活上接触艺术的机会,在国际上通常是指非政府文化艺术机构购买艺术家作品,再将作品转租或销售给政府机关、公共空间、企业、私人用于陈列、装饰、收藏等。

在国际上,“艺术银行”往往已经是一些大银行下属的一个部门,他们给有艺术收藏的重要客户提供理财计划,很早便涉足艺术品投资的领域。银行会派出艺术专家陪着收藏客户参观画廊、艺术博览会和拍卖会,提供买卖咨询,其服务对象是对艺术充满热忱的收藏家,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投资人。这些服务包括藏品信息研究、价值评估、保管及运输建议、艺术品保险、艺术品修复、代买代卖、收藏策略、遗产规划等。JP摩根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品的银行,到目前为止,其置放在世界各地的藏品已达3万多件。

冀鹏程介绍,目前艺术银行针对艺术品爱好者,推出艺术品“租赁”收藏模式。收藏者只要支付一定的押金,在一定的鉴赏期内,就可以将艺术银行里看好的艺术品租赁回家。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