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要闻

“艺术超市”引发生活艺术消费热潮

2010年03月09日 10:13:50  来源:深圳特区报

试业整整一年,位于深圳宝安22艺术区的“Art365艺术生活超市”(简称“365艺术超市”)于虎年新春正式开张。

而在2009年下半年,365艺术超市一边吃着“螃蟹”一边艰难摸索之时,成都西村艺术品空间和上海证大艺术超超市也相继开门,两者均打着“艺术超市”、“艺术集市”的旗号,探索低端艺术市场,在艺术界引起不小的震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专家和有能力的消费者都对这种“平价艺术”概念大加赞叹,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它们依然是“海市蜃楼”。

金融危机让动辄上百千万的中国艺术拍卖市场遭遇了严峻的“寒冬”,却让低端艺术市场走进生机盎然的春天。就拿365艺术超市来说,去年试业期间便已在珠海开设了分店,今年更将铺开连锁大网。这个艺术超市不仅出售卖几十元、几百元的艺术衍生品,还出售定价数千元到三万元以内的原创艺术品,其中原创艺术品由于有一定的观赏性、收藏性和增值性,已培养了一批白领阶层客户群。据悉,365艺术超市如今有原创作品超过一万件,“文博会之后还会再收入一大批”。而上海证大超超市更是在艺术市场上树立了一个典型,在那里80%的艺术品都在5000元以内,去年11月开业的头半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元,之后走势一路坚挺,让不少消费者和艺术家趋之若鹜。

随着“平价艺术”受到热捧,有人推测中国艺术消费的时代即将来临。艺术消费不同于艺术收藏和艺术投资,是将艺术当作消费品去购买和使用。这首先是和经济的好转及市民消费理念的变化有关。以西方的经验来看,文化消费是与人均GDP成正比的,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文化与艺术的高端消费便将成为主流。2009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成为“GDP过万美元”的城市,艺术消费渐成时尚也就不足为奇了。据了解,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年薪20万元以上的70和80年代年轻人是购买平价原创艺术品的主力,而在艺术氛围浓厚的成都,月薪5000元的白领已有自主购买艺术品的诉求。他们购买艺术品主要是点缀生活和体现品位,跟市场行情涨不涨没关系。而一些廉价的艺术衍生品,其客户群则更为宽泛。

“平价艺术”也获得了不少专家的支持。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栗宪庭说起前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天价”时代捶胸顿足,认为拍卖场上频频爆出的天价新闻,让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混乱时期,甚至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和心理。“探索低端艺术市场,我们可以逐渐建立和调整出一个既与绝大多数艺术家有关联,又与中国老百姓有关联的自主艺术市场。”建立平价市场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市场的行为把艺术新的变化普及到大众。但这毕竟只是个苗头,平价艺术市场要想壮大,不仅仅依赖于老百姓日益鼓起的钱包,还依赖于他们的消费观念。深圳365艺术超市负责人黄泷说,由于中国美术教育滞后问题,培养艺术品主观消费意识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引导培育。在365艺术超市,记者曾看到一位客户拿着一套印有名画的餐具嘟囔:不就是多了一个装饰吗,怎么喝水的也要这么贵!一位曾花800元钱买了一幅原创版画的市民告诉记者,买了以后曾遭到家人的“围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钱要花在刀刃上,而艺术消费是很虚的东西。舆论宣传对于艺术消费的引导很少,政府机关虽然一再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但在艺术消费的倡导上却是空白。归根结底,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这样一种引导和氛围。”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