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上世纪80年代的抽象画家还多少有点使命感,因为当时画抽象画要顶住很大的压力。他们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精神值得嘉许,他们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直接的推动者,功不可没!这代画家比较纯粹,他们的出发点和市场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术是他们的首选。但是艺术形式的转型并非是艺术本身就可以彻底完成,还受约束于人的整个文化素养和艺术观念,他们的艺术修养源于根深蒂固的“写实功夫”,即使他们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多画家是教师,白天教学生写实素描,晚上创作自己的抽象画),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艺术观念并不跟着他们的“心”走,而还是跟着“身体”走,这无疑也制约了他们在抽象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他们从模仿起步的步履容易形成惯性,惯性一旦形成,就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无论是绘画风格还是图式都可能20年不变的痴情。由于他们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最早的开拓者,在当代抽象艺术史上往往首先能够找到他们的名字,而知名度依然是构成绘画市场价值要素中的重点。因此,他们也必然左右着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一个缺少学术的背景中,他们就成为“学术”的支点,而几乎所有的“内行”都知道这些画家作品的学术含金量是打折扣的,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而彼此心照不宣。因为历史已经形成,利益也已经形成,任何变化都意味着利益的变化,而很多画家是很难超越利益的。因此,艺术市场的繁荣最直接的受难者是艺术家的尊严,很多在没有市场利益时表现得十分洒脱与超前的艺术家,在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牵引下,乖乖20年不变地成为了市场的奴隶,重复着自己。当然,错误并不全在他们自身,而他们也只是中国缺少本土系统抽象艺术文化的牺牲品。
海归画家基本上是属于被西方“造就”的一代,受西方抽象艺术影响较深,这方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纯二代”,几乎就是西方某些画派派驻中国的代表。他们往往是在国外就难以谋生,或者说苟且谋生,中国强大了,他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归国淘金、抢金。他们很多人在出国前就已经声名显赫,海归后依然可以捡起当年的名声,为现实所用。但他们带回来的艺术,在学术上并无建树,只是充当了一个艺术“买办”的角色。另一种倾向是用中国元素在西方获得成功海归画家,他们的转型也是在西方完成,但是他们比起前者来说更聪明,他们知道怎样在西方艺术界谋生,就是要用民族的、本土的符号和观念来“与众不同”。他们被称为“中国民族符号派”,靠“贩卖”中国元素而获得国际艺术市场的青睐,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着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趋势,他们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抽象艺术的方向。
第三方抽象画家最容易迷失,他们是在艺术市场开始后进入抽象艺术界的,市场经济将所有人的脑都恶洗一遍,财富摧毁了一代人的精神脊梁。他们已经没有了使命感,他们学习艺术往往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便于进入和财富效应。他们熟悉市场,甚至可以说他们对抽象艺术的兴趣主要是市场,还有就是抽象艺术的门槛低,使得任何画家在其他画种失败后,都敢于到此来栖息,因为抽象艺术领域是一个“允许”鱼龙混杂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伪装和保护自己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浑水摸鱼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没有“好坏”标准,没有图式标准、没有技术标准,没有难度标准,只要胆子大,只要敢乱画,每人都可以神吹自己是抽象画家。尤其是市场化后,有了红包潜规则,即便刚入门才一年半载,就敢为自己张罗大型画展,只要有钱,给红包,批评家可以站成一排助阵。而收了红包的批评基本上是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