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中西融合”——时代催生的伪命题

2009年12月09日 10:22:3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如果,中西绘画作为图像谱系并不存在着我们所假想的对立,那么“越民族就越国际”的说法是否就是在闭塞“民族形式绘画”在新时期下吸纳新元素以推动自我发展的“伪命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闭症”的提法——自我封闭以至故步自封!在艺术史演进的过程中,此种“自闭症”往往会带来某类画风末流之现象。比如晚清的“四王末流“,乃至今天的“黄宾虹末流”,就是因为“自闭”而形成了单一、僵化的绘画风格。当然,说到这里,有人会说,无论“四王末流”,还是“黄宾虹末流”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中国画众多画风中“转益多师”,而我们讲“越民族就越国际”正是让画家在丰富的中国画传统中寻找多元样式的融合与发展啊,为什么还将我们纳入文化“自闭症”的行列?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天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觉经验极为丰富,除了“民族性”图像资源,还有大量“非民族性”图像资源。并且,伴随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逐渐“非民族化”,我们自身的价值系统与视觉习惯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这样一种巨变中,简单的“民族性”图像资源,很难能够保证绘画发生、发展对于当代生活的介入。那么,在这样一种时代条件下,还一味强调什么“民族性”,实际上就遏制了“民族性”可能的新的发展,其文化效果与“四王末流”毫无差异!也即我们如果在学习“四王”时,发现唐宋绘画元素可以改变“四王”,我们能够根据自身视觉经验的敏感,选择一些元素修正自己习惯的视觉表达,从而促使“四王”发生具有艺术史价值的衍变。那么,面对“非民族”图像经验时,为什么就不能也采用如此的心态呢?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在于用唐宋改变四王时,我们没有心理负担,但用“非民族性”改变“民族性”时,我们就会有着一种因为文化不自信而产生对于“民族绘画”能否保存的心理负担。于是乎,我们高呼“越民族就越国际”,似乎这样就能够心安理得地忽视当代生活多元化的视觉体验,一味在老旧“民族性”里成全自己的文化假想,因为我们民族、因为我们特殊,所以我们就会获得国际化的身份与认可!但请注意,这种念想仅仅只是假想,说的不好听就是臆想!因为这所谓的“民族性”即便能够招惹某些关注,那也绝非是一种平等的文化关注,而是一种文化猎奇的结果,正如我们在全国美术大展中选择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一样。

 

其实,产生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简单强调“民族性”的绘画发展方向,并不符合绘画在感官层面上演进变化的内在逻辑。就学理而言,绘画作为一种图像,实际上是人类视觉经验的修正史。图像的存在,是人类视觉经验的形式转化,如果借用西语词汇,这种转化的结果就是一种“视幻觉”。所谓“视幻觉”是指主体的人由视觉器官对客观物象产生的影像经意识加工而表达出的视觉形象。这种表达的最终结果与客观物象相比是具备主观性的,而非绝对真实。日本艺术史家中川作一的关于人类视知觉的实验结果,显现出这种主观改造性。对一个观察者而言,居于水平的和垂直的方向上的处于同等距离的物体,在视觉图像的呈现上有何区别?实验表明,人在垂直方向上对目标距离和大小变化的把握,要比水平方向上对目标距离和大小变化的把握难得多。相反,生活在树上的猿类,却能够区分出处于垂直的而非水平的目标距离和大小变化的细微差距。对此,中川作一指出:“对于同处在30米距离的物体,根据所在方向上的不同,我们感觉中所呈现的也不一样。这一事实与我们人类在其生活中的行为空间的扭曲相关,因而在我们的眼前展现的视觉空间,是有和物理空间不相同的质。也就是说,它是对应于我们真实生活的行为而构成的形式,这样一种结构化的结果又是在贯穿了整个人类生活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2]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