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痕笔墨深——对话冯远
本文所属专题:冯远艺术专栏
记者:您是一位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很早就对艺术本质与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记得北京翰海2004年春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以6930万元成交,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价,陆俨少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传统的继承和完善的技法上。那么,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绘画发展至今,被社会广泛认知的仍然是保持传统的那一部分作品?
冯远:现在完全用拍卖行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比较高的成交价,来确定传统艺术的继承和技法的高下并不完全恰当。你知道,中国当下的艺术分为三块:一块是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一般是在全国各种各样的专业作品展览会上,也包括政府举办的各种专项展览,许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是从这里涌现出来的。这些展览对入选作品有一些基本要求,现在逐渐形成了一个套路,比如说反映现实生活,以写实为主,也有夸张、写意风格,近年来抽象作品也已进入。这一部分主要注重的是传统绘画形式与现代内容题材,这是技术和内容融合的专业竞赛。比如说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这条路可以获得成名机会。第二条路,拍卖行里的名家字画,传统特色的艺术作品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还有第三部分是一批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家创作的现代主义、抽象主义作品,包括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由于属于创新,所以这些作品比较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这三部分不同样式艺术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以拍卖行的价格来决定,因为他的作品拍得高,他的作品是注重传统的,你就认为这是应当提倡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未必能拍得一个很高的价钱,但是假如这个作品获得金奖,这也是一种社会认可。而前卫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新,你一下子也很难衡量他的价格。
陆俨少的作品能够拍到这么高的价格,说明很多人接受了他,读懂了他。陆俨少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绘画技巧,很多藏家看好他。这个作品拍得高,说明传统艺术、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都能被不同的人接受。喜欢的人多了,都想要,价格自然就上去。
记者:从古到今,书画家与市场一直没有分开过。王羲之以字换鹅、唐太宗千金求字,均被传为千古佳话。细细数来,唐伯虎、扬州八怪、石涛、八大、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每一个都卖过画,但这些并没有影响画家在艺术上取得更高成就。您认为画家面对市场冲击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冯远:画家的创作首先是一种劳动,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付出了劳动,得到相应回报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奇怪。古代的人“千金求字”实际上是以金钱来衡定这个人的艺术作品与价值的关系,哪怕是以物易物。到了扬州八怪,大多是由于政治上不得志,生活窘迫,有的人虽曾经当过官,因为个性独特、不愿入俗,一般人不能接受他们,而他们必须生活,所以只能靠卖画为生。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都曾经卖画为生。这无可厚非。但是艺术家如果仅仅是为了卖画而画画,他的艺术水平是难以提高的,这是第一;第二,如果艺术家为了赚更多的钱去画画,他的艺术水平同样难以提高。反而容易掉到“什么好卖,什么能卖高价钱画什么”的陷阱里,面对富商大贾的要求,你可能要放弃一些应有的艺术追求、价值标准、甚至包括人格。我觉得艺术家如果已经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是应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追求艺术的不断修炼、进取和提高上面。因为追求物质而变成物质的奴隶,画家的自主意识和本色也就容易被消磨掉。现在有很多画家,原来画得不错,后来因为卖得很好,就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审美趣味发生变化,很好的才华被浪费了。这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是应该时时警惕的。
记者:在书画市场里面,我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冯远的画真难求,拿着钱买不到,是这样吗?
冯远:我画得少,画得慢嘛。我也不想买多少房子、买多少地,没有这个愿望。到我这个年纪,本来生活上的要求也不高,不想为钱所累。有时间还是想创作一些自己愿意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