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中国的批评之路

2011年01月04日 11:17:03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批评的再次觉醒,应该是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世俗社会的壮大,人们开始重新溯源起古希腊的精神传统,神教地位出现了动摇,人性解放的话题由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就发展出了莎士比亚那样的追问和反思,使批评价值在反思与追问中复活,成为了人性解放的先声。此后,经过启蒙运动的推波助澜,更使批评成为一把解剖的利器,拓开了人文主义的视野。像笛卡尔就是以“我在怀疑”来确立他的存在意识,从而诞生了着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而卢梭更是以自我忏悔,牵动着人文反思的脉搏,启发了整个人类。当然,这之后的集大成者还得首推黑格尔。正是黑格尔系统地总结了哲学的形而上传统,将其作为一种审美价值联系起人类的普遍价值,才最终导致了哲学传统的人间回归。黑格尔既是一个传统哲学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个近代哲学的开启者。他把艺术的最高形式跟宗教的最高形式统一起来,推演出艺术的终结论,不仅为美确立了崇高的标准,而且也为这种崇高美的标准丧失以后,逐步引向人的观念世界开拓了门径。

现代社会的批评,应该说,完全得益于过去的那样一些认识传统。正是因为有了过去形而上的知识积累,有了崇高价值的参照,才使得批评对人间具有了某种观念上的矫正。现代社会的批评正是从这里又经历了一场“认识论的转向”,即把对人文的研究提到哲学的水平上来审视,同时又把哲学的视野伸展到对人文研究的领域,才使批评真正走出形而上的哲学圈套,发展出了一种关系人类文化的学问。尤其是随着后来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视野的扩大,不断扩充批评的视线,更是丰富了批评的触角,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研究,与整个社会的现代性追求构成了一个人文发展的整体。

中国的批评现象非常滞后,大概到了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古代中国没有什么批评,只有进谏。因为中国是以推行王道治理的国家,从文化源头上就没有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更是缺乏公民的参与意识。在王道的麾下,受天下观的掩饰,臣民们只能小心进言,而不能发出格外的批评之声。一切也都只能仰仗于开明之君,君昏则臣亡。当然,中国历史上,顶风而上、冒死进谏者,也不乏有其人,比如屈原、司马迁等等就属于此例。但他们的结果都无不是殃及自身,最终落下了一个悲剧下场。所以,天下大治则仕,天下大乱则隐,便作为历史教训构成了一个明哲保身的文人传统,从而也致使批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萎缩,退居了二线。

中国古代的文化史,基本是以考据替代批评的历史。自有孔子创下“修身、齐家、平天下”之说后,万世一系,后辈几乎也就再没有了强劲的批评之声,有的只是故纸堆里的翻阅与考据。鲁迅早就批评过这样的学问,并尖锐地指出了考据派的现实回避,实际上是不敢亮出自己批判的舌苔。事实正如鲁迅看到的那样,中国古代的文化史,基本是一个批评家缺席的历史。尽管这中间也有过像冯梦龙、金圣叹等等那样的准批评家出现,但他们的批评却仍属于注释的范畴,既没有发展出一种批评方法,也没有引伸出一种价值立场。

十九世纪中叶,国门洞开,动摇了天朝的秩序;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声号角,更是打破了沉闷的气氛。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西方“德”、“赛”二先生的引进,人文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由此引出了“新民”(梁启超语)之说,也促进了历史的反思与批判。陈独秀等人正是站在塑造历史新人的角度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呼声,这一声音成为时代的强音,无疑也唤醒了一个批评的春天。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活跃的批评家,如陈独秀、鲁迅等等。这些批评家以打造中国的新文化为己任,在批判腐朽传统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发挥了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关照过审美文化。像陈独秀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和“美术革命”等口号,即是把文艺作为了文化启蒙的工具,思想改造的武器;而鲁迅更是明确提出了“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坟·论睁了眼看》),以此取用外来,反思我们国民的劣根性。

(责任编辑:熊蕾)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