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什么是中国画

——把握中国画的核心要素

宋桂安/文
2011年06月27日 10:04:3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宋桂安艺术专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最后一个写实主义的画派巴比松画派,最后一位代表画家柯罗,画着写实的乡村风景,而实则是对当时工业革命现实生活的逃避,表现着自己追求着心灵的宁静,他照搬自然不是无思想的。在他63岁时,照相机诞生了,很多画家改行做了摄影师,名正言顺地做着更为便利的写实工作,写实主义绘画走向了衰落。他的学生达仰,仍然遵循着老师的教诲:不要追求一时的时尚。在他67岁时(1919年)接纳了中国留学生徐悲鸿。徐是想学习一种写实的技术,去反映现实的生活,把绘画当成使命,当成斗争武器、工具而学习。而对正在兴起的现代派、印象派绘画如梵高、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则加以排斥。而印象派等的手法,则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有着某种共同之处,那就是写意,追求似与不似,强调主观性。黄宾虹见到印象派绘画作品曾感言,画无中西之分,其意则一。徐悲鸿回国后,至十余年后的三十年代,仍复归着中国的写意画法,复认识到中国的写意画确有其独到伟大之处。虽然他造型准确的素描基础,对他表现物象有所帮助,但也存在为形所累之弊,较之八大、昌硕、白石的绘画,仍少了几分韵味。这个味,正是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神韵。
绘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画画而画画吗?是为了画象某种东西而展示自己的能力吗?搞行画挣钱糊口的人是不考虑这些的,这是一个将画画当成事业,当成艺术的人应该考虑的。中国画讲究借物传情。齐白石当年将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借山吟馆”后又改成“借山馆”,注意这个“借”字。不少画者总是将喇叭当成自己的声音,不知道将喇叭拿过来,传递自己的声音。自然界的物象就是喇叭,只有用它传递出自己的歌声后,才能成为艺术,喇叭本身不是艺术。而不少人总是将喇叭搬来搬去,说成是自己的艺术。

既然明白了什么是意,就当以“意”为之,懂得高度概括,充分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表情达意。中国画与书法、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戏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个动作便表示开门,在屋内,吹一口气,便表示熄灯,是晚上,不做具体的屋宇布置和灯光效果,观众自然明白,而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员表演上来,简练、令人寻味。八大山人一幅之中仅画一条翻白眼的鱼,不画背景,暗喻“江山已失,只有仇视”。

简练是一方面,不似之似又是一方面。不似,不是没造型基本功的画不像,而是能画象之后的不在乎型的精确,随手而出,而突出神韵。中国画忌讳面面俱到。一幅画若面面俱到,平均着力,便失去了神韵。画家不是劳工,不能以画得多为能事,以画面简少为偷懒。中国画讲究匠心独运,和唱戏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国画画家的时间主要花在平时苦练上,而不是在作一幅画时磨时间。走钢丝看起来很容易,走完也只几分钟,但不是谁都能走的。外国人画一幅油画数月而成,看中国画画家几下弄完,便以为中国画不值钱,把中国画画家当劳工看,实在是不懂得中国画,不懂得中国画家的匠心。买到平庸画作的人多是粗俗的老板。

五、 求实为次,求虚为高,空白妙用是中国画以无招胜有招之另一高妙处。

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境界,如同楼房的三层,第一层为追求物质生活,第二层为精神生活,第三层为灵魂生活。务实为第一层,即普通大众追求并满足于物质生活,吃好穿好,探求、创造为第二层,如科学家之求证事理,对具体事物之孜孜探求,文艺家之文艺创作等,皆为脑力劳动,属追求精神生活。第三层之为灵魂生活,是求虚,虚静、恬淡,所谓虚,即空。虚比实大,无形比有形大,力量更是悬殊。对虚,是视而不见,无中可见,玄冥空想,遨游环宇,不作具体之物之探求,而索万物之规律,自然之大道,可从老庄及佛家中求索和领悟。《庄子》云“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听起来玄,而实为真理大道。毛泽东不是科学家,但他能从高处指点科学家。物理学家探求微观世界,拆分至分子、中子、质子便难再分下去,毛泽东说在质子下必有粒子,科学家果然分离出粒子,并欲取名为毛粒子。毛泽东从哲学高度看宇宙万物。宇宙是无边的,任何承认有边即等于承认无边(若问边外是什么?便无可答),既然大是无穷的,那么小也是无穷尽的。大和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小”实际上包含了大在里面。我们平常看具体事物,是大包含了小,那是对待具体事物的相对而言,如果从本质而言,大小是一回事,事物只是阶段位置不同而已。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