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悲歌
一声闷雷过后,大雨滂沱,泥石流肆虐。中国当代艺术的运气十分糟糕,买家离场,市场萧条,哀歌四起。而那第一声肇事的闷雷,发作时间在2007年的年底,地点美国,人们管它叫金融风暴。中国当代艺术如今像一个徘徊在市场上的幽灵,并凄厉地高喊:“崩溃啦,崩溃啦!”
当代艺术跌倒于“流感综合症”
果真如此否?我们从拍卖市场的角度来观察:与去年同期相比,香港的苏富比、佳士得春季拍卖的中国当代艺术,成交额大幅衰退,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中国大陆的各家拍卖公司更是力不从心,从发表的成交额看似乎还有70%,但是这种结果已经普遍受到质疑:“真正的成交额有无三成?都令人怀疑!”
我们再从艺术画廊的角度观察:所谓“后八九”艺术家的作品,乏人问津;“7080”艺术家的作品更惨,很少有顾客正眼去端详。甚至,连这些画廊自己也泥菩萨过河,以北京为例子,798、王四营、宋庄等经营中国当代艺术的营区,不少画廊已经关门大吉。灵活一点的人,如798韩国artcenter馆长是年青貌美的韩国美女张英伊,她已经把美术馆一楼改成了咖啡店,而楼上空间举办公关活动场所——举办类似手机发表、时尚秀等。
中国当代艺术标志性人物的作品命运又是如何呢?
我的切身经历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6月,北京着名收藏家高捷先生问我,“张晓刚的一幅‘大家庭系列’,宽3米,高近2米,是张晓刚的典型风格,你觉得值多少钱?”我的回答是:“假如是在2007年的春拍,地点在美国纽约,那么我相信它至少可以拍到1000万;而同期在北京,它起码可以拍到700万。而在今天——”我呵呵笑,没有回答。
高捷揭开了答案:“这张画是我朋友收藏的,他现在开价是300万,如果孙兄想要的话,我估计价格还能够更低!”就是这位高捷先生,曾经以70多万购买了一幅曾梵志的“面具”作品,本想着自己长期收藏着玩。不料被某艺术经纪人相中,反复来商洽。为了吓阻人,高捷随口开价500万,岂料真的成交了。照现在的行情看,高捷是最理智的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