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沈语冰:美术文献与美术教育

2010年11月11日 10:21:42  来源:沈语冰

《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美术卷》的编选、翻译、导读的基本宗旨,就是如此。目标既然有些崇高,实施起来当然也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知道,一般编选者会在序文或后记里大倒“数易其稿”的苦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实情。我想说的是,从起意编撰这样一个文选,到最后定下目录,我的调整不下数十稿。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西方美术史、美术理论与批评的文献浩如烟海,而本人外语能力与专业知识都不足以担此重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负担越重,自我审查也就越厉害。我原先设想编着这样一部文献,半年时间或许差不多了。事实却是,我在数位同仁、友人及弟子的帮助下,为它工作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眼下读者所看到的,就是这一年的最终成果。它分为四个板块,即一、图像学、艺术的社会史;二、精神分析、风格理论与视知觉理论;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四、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选文20篇,其中,除了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Panofsky)、贡布里希(Gombrich)、夏皮罗、比格尔(Peter Burger)和阿瑟·丹托(Author Danto)的6篇旧文外,其余均为新译(占全部选文的70%)。敏感的读者可以感觉到,这不仅代表了我对国内已有的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研究成果的认知水平,大体上也代表了我对西方艺术史、艺术理论与批评最新学术成果的认知水平。当然,我对四大块板的划分基本上是任意的,但似乎也有些理由可说(至于各篇的入选理由,我已经在选文之前的导读中有所说明)。

让我从一个现成的参照系说起。艾尔金斯教授在其《1970年以来的西方艺术理论概览》中罗列了17种趋势或取向:现代主义、盛期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批评、艺术的社会史、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艺术史、反现代主义、体制批评、社会学艺术史、经济学艺术史、科学的艺术史(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理解艺术史的趋向)、述行批评、关系美学、艺术接受史,以及精神分析。艾尔金斯教授一再强调,这只是个人所见,是不完全的,也是带有个人偏好的。我也丝毫不想让读者误以为,我相信这就是西方艺术史、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全部。但是,仅仅作为一个出发点,它为我提供了方便。艾尔金斯教授的单子中所列的各种潮流,并非没有交集或可归入大类的共同点。事实上,它们可以清楚地归入几个大类。例如,现代主义、盛期现代主义可以明确地归入一类。女性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评、艺术的社会史、体制批评,也不妨归入一个大类。如果说前者致力于从现代艺术史的内在逻辑(罗杰·弗莱的形式理论、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绘画理论、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综合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常规理论)来解释现代艺术史,那么,后一个大类则倾向于从艺术的外部因素来解释艺术史。此外,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艺术史、反现代主义、述行批评、关系美学等接近于,或干脆构成了通常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种种。而社会学艺术史、经济学艺术史、科学的艺术史、艺术接受史,以及精神分析,则又属于另一大类。

我的第二个理由出于自我参照。我在交代《20世纪艺术批评》一书的结构时曾经这样说:他们是本书围绕着现代主义、历史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这三个关键术语组织起来的叙述线索上的关键人物。现代主义以波德莱尔作为引子(导论),接着过渡到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第一章),再到阿波利奈尔的立体主义批评(第二章),可以读作现代主义基本主题的呈示部;接着,在展开部中,本雅明(第三章)与赫伯特·里德(第四章)、格林伯格(第五章)与罗森伯格(第六章),则代表了历史前卫艺术与现代主义的交替展开;而詹克斯(第七章)与克莱默(第八章),不妨称之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曲折展开,最后,在再现部中,邓托的后现代主义(第九章)与阿多诺的现代主义(第十章)则代表了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中最具原创性的哲学总结。

换句话说,2003年时,我就以现代主义、(历史)前卫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这样三个术语来组织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的主要线索。稍后,我将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视为现代艺术研究与批评的三大范畴。无独有偶,在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伊夫-阿兰·博瓦及本雅明·布赫洛所撰写的《1900年以来的艺术: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2005年)一书里,四位作者以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样三个术语来架构其20世纪的艺术史叙事。尽管他们的反现代主义概念与我所说的(历史)前卫艺术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指称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特别是“无形式艺术”(或“反形式艺术”)时,又有惊人的一致性。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