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以人性的力量穿透世道和人心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纵览

彭学明/文
2010年12月02日 11:40:31  来源:《光明日报》

李琦的《李琦近作选》,以真诚而朴实的文字,朴素而美丽的诗意,打开人类的心灵,照亮了生活的世界。她对芸芸众生的细微抚摸和吝惜,传递出了一个诗人的普世情怀和人性光泽。

在我的一篇文章里,我曾经对车延高的获奖诗集《向往温暖》做过如此评价:“难得一个坚硬的市纪委书记有如此柔软的诗心,朴素的诗歌韵脚里,沾满了泥土、民风和民情。丰沛的意象所蓄积的,的确是对温暖的美好向往。”这个评价广泛地被媒体以讹传讹地说成是颁奖词。我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在大众的印象中,纪委书记似乎是一张呆板严肃、不食烟火、铁面无私的面孔,所以我用了“坚硬”一词。而他的诗歌却关切底层的民生,讴歌美丽的人性,温馨、玉润,所以,我用了“柔软”一词。他诗歌里透出的那种对民间质朴本色的情意,无论官场还是文坛,都应该提倡和鼓励。

其二,以博大深切的家国情怀,彰显博大深厚的人性精神。以民间的情意,传播真、善、美和爱等美好的民间品质,是优秀作品的优秀品质,而博大深切的家国情怀,也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好品质。这种品质是一个作家民族情感和民族立场的体现。而这种体现,不仅仅是表达国家意志与民族利益,而是在国家意志和民族利益中彰显国家和民族的人性品质与精神。这种人性的品质与精神,就是顽强、坚韧和崇高,是大爱、大善和大美。第五届获奖作品里,不乏这样的作品。

关仁山的报告文学《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采用交叉记叙的方式,全景式的再现了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感人事迹。灾难面前,他不但生动记叙了两次大地震中灾区人民的舍己救人、患难与共的大善、大爱与大美,还记叙了宋志永、张祥青等一大批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与汶川人民生死与共,以实际行动感恩全民的大善、大爱和大美。

《解放大西南》是年逾八旬的彭荆风的长篇报告文学。20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时的壮阔图景和雄浑画卷,彰显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解放军为国前赴后继,英勇捐躯的牺牲精神,是人性最灿烂的光辉,长留人间。文学的史诗性和艺术的思想性,融为一体。

同样彰显军人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的散文《藏地兵书》,亦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王宗仁的心血之作,是一部把生命和情感全部融进藏地和军营的兵书。苍茫的青藏线,因为一群军人的先后倒下而变得更加高大和伟岸。在缺氧的精神地带,一个比冰雪纯净的军人世界和精神氧气,像昆仑山上的雪水,滋润我们的灵魂和生命。   

牺牲与奉献的人性光辉,在刘立云的诗集《烤蓝》里照样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军旅诗人铁马冰河里激情燃烧的光焰,枪尖上横空怒放的花朵。既有对亲情的柔情蜜意,又有对国家的大爱大义。阳刚中见阴柔,雄奇中现大美,呈现出诗歌的高贵品质。

陆颖墨短篇小说《海军往事》,通过几个海军官兵的细枝末节,映照出了海军将士的闪光心灵。朴实平淡的海军生活,展现的是海军将士博大深沉的精神海面与旗语。

雷平阳的诗集《云南记》,是彩云之南的边地写作与抒情。在绵密纷繁的诗意和云蒸霞蔚的诗像里,作者云雀一样对亲人和土地一遍遍一声声的深情吟唱,是一个大地儿子献给大地母亲的天籁之声和深爱之吻。

(责任编辑:熊蕾)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