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 > 摄影资讯

“另类”的民国肖像摄影小史

2011年03月16日 09:23:45  来源:雅昌艺术网

从某种意义上说,妓女这个行业对于肖像摄影的发达有一定的促进。在城市里某个妓女集中活动的地方,会有照相馆跟进。肖像照片作为一种商业工具,妓女既要拍摄肖像照片供恩客浏览与选择,也要向恩客赠送自己照片,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回头客”。向恩客赠送自己照片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就是将身体作为消费欲望的信息与材料传播。当然,作为当时走在消费与时尚最前端的一个族类,热衷于拍摄肖像照片,也成为她们的生活内容之一。

作为一个发达的商业消费城市,现代大众文学在上海的兴起有其必然性。20世纪上半叶,上海可说是现代大众文学的重镇。而现代大众文学与摄影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且有趣。比如,在上海创办、编辑了许多通俗文学杂志的文学家、杂志编辑包天笑回忆说,他曾经为了招揽读者,在编辑杂志时,多方设法,或向名妓或向淑女讨要她们的肖像照片刊于封面。可见,摄影与大众传播媒介相结合,将女性作为欲望对象、消费对象通过传播媒介在公共领域流通,以扩大杂志销路的做法早已有之。

在民国时期,杂志兴旺发达,当时的各种通俗文学杂志,摄影画报以及摄影专业杂志,对于肖像摄影的发达都各有贡献。而且,由于竞争,刊出“另类”的名人肖像更可有助促销杂志。比如,王钝根编辑的《游戏杂志》第五期(1914年)上,刊出的《新剧家徐半梅之二十四副面孔》,以24格画面,刊出他各不相同的表情,展现了戏剧家生动活泼的丰富性。这个排列方法,借鉴了连续摄影的手法,提供了有关人物表情的丰富信息,可谓肖像摄影中的一个“另类”创新。徐卓呆,别号半梅,是中国现代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第一个在日本学习体操本科专业的中国人,曾与夫人一起创办过体育学校。他业余爱好戏剧,既演出也编剧,创作的三十多个剧本,都被郑正秋采用。在文明戏衰落后,他转向小说创作,有许多小说问世。因此也算是一个当时的大众名人。

而更有趣的是,在《天鹏画报》第三期中,《唐槐秋君及其妻易素女士》一照,以电影剧照的手法,呈现了戏剧电影名人唐槐秋的私生活。此照片又名《缠绵》,拍摄时巧妙地运用了镜子,在画面前景主要部位,人物关系以唐槐秋为主,易素只见侧面,确保男女关系中的男性地位,而在后面的镜子里,两人的相互关系颠倒了过来,易素给出的是正面,而唐是侧面。这样的安排,给出了两人的充足信息,也充分满足大众的 “密室窥探”的疑似体验欲望。如此精密的戏剧性布置,人们无从了解画面中呈现的是唐槐秋的真实生活还是“影戏”中的生活,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也打破了肖像摄影与剧照的界线。

而在1914年第九期的《游戏杂志》上,刊出了一张由插图画家丁悚、书画家陈小蝶、通俗作家周瘦鹃等三个海上大众文化名人的合影照片。有意思的是,这张照片题为《游戏小影(假山石)》,这个标题本身就清楚表明了他们对于摄影的态度。照片中的三人,以各异的姿态组合成了一座假山石造型。用自己的肉身借助摄影这个视觉手段来塑造一块形态丰富的岩石,这个想法本身已经足够有趣也够刺激。这三个大众媒介名人,能够以游戏的态度配合默契,将自己的身体塑成“假山石”这个具体的形象,除了说明他们的“玩”兴之大,也说明他们善于利用摄影与杂志这两个媒介为自己打造名气。而他们游戏自己的身体,供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消费自己的形象与身体的尝试,可说是现下流行一时的行为艺术的先驱了。

(责任编辑:熊蕾)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