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并非背叛的选择(Really not the selection of betray)

冯远/文
2009年11月24日 10:18:3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冯远艺术专栏  

中国画的面目是什么?未来的中国画面目又该是怎样的?回答这个题显然十分困难。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释,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就中国画传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观念精神、形式技法、工具材料来对此进行论述。

任何一种观念的背后,都潜藏着使这种观念得以产生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又来自观念生产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层与现实情感的某种感触的结合。只要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地审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就不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今天我们所推崇,并且一再加以肯定的中同画形式和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建立在文人画的美学原则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从文人画产生发展的渊源关系中找到这种历史的延续。

何谓文人画?陈衡恪指出:“……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贞,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虑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时见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这个说法虽不够全面,但概括地说:文入画应表现出文人的人格。

六朝时,老庄盛行,对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反映到绘画上,希望借此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高旷清静之心境。中国直至唐以前的文化领导者皆为贵族,六朝讲门阀世家,因而艺术上追求雄壮华丽的贵族风格趣味。唐亡后有所改变。宋重文轻武,恐贵族谋反,遂行中央集权,倡科举,平民亦可拜相。所以,当时的文化指导权,便落入士大夫手中,而士大夫又是从文人提拔上来的。因此艺术中就充分地表现了文人作风,便如瓷器,一改唐之华贵,代之以素朴沉静之美。士大夫文人的绘画,源流虽早,但成为风格和观念,是在北宋以后。北宋绘画分为两种。其中一类便是由文人画家如王晋卿、文同、苏轼、米芾、李公麟等人推动的。苏轼是代表人物。他尊崇王维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力主把诗、书、二者结合起来,不重绘画的表现形似,但求人的精神内涵,写意便自此始,观念亦从中来,进而形成潮流。直至元四家,才真正奠定基础。元是少数民族统治时代,蒙古人自恃武力,并不想维持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废除科举。于是文人便随之坠入惨境。仕途无望的文人只能在个人小圈子里寻求生存的意义,或致力于书画诗人,聊以抒发胸中逸气。有明,前半期画坛为职业画家的浙派笼罩,自沈周、文徵明起,效仿元人,成为吴派文人画之中坚,又经董其昌提倡,奉王维为其始祖,力主文人画正统,排斥其他。于是,后世的画坛便完全在文人画的支配之下了。及清,文人画走下坡路,除石涛、八大、扬州八怪较为杰出外,僵化摹古之风盛行,文人画失去了活泼泼的生命。近现代以后,尤其解放以来,经过不断创新变革的中国画重又有了长足的进展。

虽然新的观念情感和题材内容给衰落的旧形式注入了活力,但是旧形式在被迫接受新东西的时候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局限性也越加显示出其反作用力。如果我们把文人画的特点:诗书画三绝,尚意书画同道加上中国画特有的以线界形、平面构成、散点透视、计白当黑等构成要素,再把文人画的四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和深层结构的哲学观念、审美趣味、文化理想联系起来看,那么,正是这种构成形式和审美特点的历史延伸,使今天的中国画既形成了高度的完善性、独特性,也造成了顽固的封闭性和趋同性。我们反复论证阐明了其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却害怕理性地研究剖析其难以回避的弱点和局限。但是铁面无私的进化规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高妙的东西,如果不能改变它的封闭性,不管它具有多么庞大坚实的体系,都将面临困境而无以幸免,绘画也不能例外。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