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绘画的心理差导
本文所属专题:潘公凯艺术专栏
可以认为,正是原始人类、幼儿及成人所共同具有的“移组表象”和“概略表象”这两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构成了中西绘画传统风格区别的心理学根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整个传统的西洋画体系最终可以追溯到“表象移组”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传统西洋画的构思过程,主要是理性指导下的“表象移组”过程。在这个“移组”过程中,又有不同方式和程度的区别,从而导致了传统西洋画中的不同风格流派。写生,是表象的直接外化。写生的要求是具体性、真实性。刚获得的表象有具体性的优势,但人的注意力一具体就局部,一全面就笼统。所以在写生的过程中,画家必须不断地抬头与对象比较,以不断弥补低头时的迅速遗忘。自然主义的写生几乎没有表象的移组。带有表现倾向的写生对物象有某种程度的取舍加工,但主要不是移组。创作,则不同。《莫娜丽莎》的背景,就是一种移组。《最后的晚餐》窗外的晚霞,据说是达·芬奇利用了记忆中保留的家乡黄昏的表象;餐桌旁的基督徒,更是对各种人物观察所得的表象的移组。古典主义是合乎情理的移组,浪漫主义是合乎理想的移组,现代的荒诞派则是梦幻无理的移组。其共同特征,都是具体性和真实性(梦幻亦类似于眼见身临的实境,具有虚拟的“真实性”)。传统西洋画的创作,就是主要建立在“表象移组”这一心理基础上的,它尽量利用新鲜表象的具体性优势,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夹入写生(对模特儿),使头脑中构思的形象越来越具体和“真实”。因而,传统西洋画的创作虽是作者构思而成的,但本质上仍是生活(或理想生活)的模拟。在西方文艺理论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就是这种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典型化理论是在模仿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完善的理论,但它的心理学基础则是同样的鲁迅小说的人物模特儿“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就是移组表象最通俗的注释。托尔斯泰说:“我拿过达尼雅来,把她同苏尼雅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达莎。”意思也同样。列宾、苏里科夫的创作,更是显而易见的“表象移组”了。典型的意义在于,作者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浓缩”。为了塑造一个吝啬鬼,将生活中许多人身上的吝啬行为移接组合到一个形象上,使吝啬的更吝啬,卑鄙的更卑鄙,崇高的更崇高。典型创造过程中的“表象移组”,受到感情、观念、理想等等主观因素强有力的渗透、指导、制约,这当中理性思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并且通过所创造的典型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自我。然而,形象的具体性、真实性仍然是最基本的要求,所移组的仍然是极为具体的表象(或者是表象的碎片)。例如,油画家将一个矮战士的黑里透红的肤色移组到另一个高战士的身上去时,这黑里透红的肤色就绝不能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而必须是具体的,它包括了各个局部的细腻色彩变化,以及环境色、反光、冷暖等等。就像托尔斯泰闭眼就能十分具体地想象出虚构的安娜的容貌一样。典型是将普遍的社会意义令人信服地融化在具体的个别形象中,是在个被中显现一般。它的创作过程是表象的积累、深化、选择、分解、改造、重组,整个过程是都离不开表象的具体性,因而也离不开模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