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
有人曾说,人类的历史如果没有了大师的创造,文明将会枯竭,历史将会凝固。环顾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大师的名字就像点点繁星辉映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罗丹、毕加索、梵·高、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等,各个领域、各个国度都充满了大师的气息。可以说,世界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古往今来这些大师,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不断向前推进,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光辉灿烂。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思潮的多元并进,人们在艺术领域的创造中不断地呼唤着“大师”的出现。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大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我认为至少应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品修养
大师的品格,应该是一杆标尺,它既指引艺术的方向,又标识涵养和道德的高度。大师的品格在于内修人格、外树德行,有独立之精神,有自由之思想,博爱宽容,真诚豁达,令人高山仰止。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大师,就必须有一流的人格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不难理解,艺术创作的条件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乃至从事某种艺术创作所用的特殊工具等等,都是艺术创作赖以实现和发展的条件。我国的艺术理论把艺术创作的动因归为艺术家表达心志、抒发感情的需要,畅神、娱乐的需要,以及经世致用的需要,因此尤为重视艺术家的个体条件。而在艺术家的个体条件中,又尤为重视艺术家的人品人格。这里的人品,首先是指艺术家的主体人格,指他的人格力量。所谓人格力量,突出表现在他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注上,表现在他对社会现实、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和出自于这种关怀的独立判断与独立思考。这种人格修养对艺术家来说不可或缺。
毋庸置疑,艺术家个体的灵魂里除了有信仰和追求、有冲撞和坚守、有孤独和苦闷、有忏悔和审判之外;还应该有悲悯、博爱、宽容以及真诚等基本而高贵的品格。众所周知,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慧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前者受人崇拜,后者被人视为楷模,加以效仿。在艺术层次而言,人品的高下,是决定其创作格调高下的关键。北宋郭若虚说得好:“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