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西方几何抽象的异地价值与中国文化的书写中心主义

2011年07月06日 09:44:31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利瓦策划的《大象无形——抽象十五人展》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中国抽象艺术大大地加了一把劲,他认为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差异在于前者发展了古希腊人说的秩序(cosmos),后者发展了古希腊人说的混沌(chaos),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抽象艺术中,因此,中国抽象艺术不是西方抽象艺术的复制品,而是延续了自身传统。这种看法延续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角与价值取向,并迎合了源于文化身份焦虑的中国文化民族主义。

我们无法也无权要求奥利瓦不从“东方主义”角度评价中国抽象艺术,他自己也公开声明他不想当中国批评家,只想从高空掠过,远远地观望中国抽象艺术。奥利瓦的这种“东方主义”得到了参展中国艺术家的普遍认可,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成为过了气的西方抽象艺术的尾巴。参加研讨会的中国批评家则有所不同,在肯定展览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他们都对奥利瓦的“东方主义”表示异议。这也是栗宪庭和高名潞策对中国抽象艺术的阐释遭到中国同行的普遍质疑的原因所在。

与这种“东方主义”视角和价值观相比,我和王端廷对几何抽象在中国短缺及其原因的关注带有明显的“西方主义”倾向。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主义”都属于异地价值论,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东方主义”主张东方继续东方,中国的“西方主义”不是主张西方继续西方,而是东方可以不再东方,并应对照西方找到自身文化的深层问题。几何抽象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短缺,就非常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缺乏逻辑和理性的特征,也就是奥利瓦说的混沌。

文化的异地价值问题是我在《文化民族主义批判》一文中提出的,目的并不是拥有一项发明,而是为了摆脱长期困扰中国的文化选择的两大误区,一个误区是因为在西方得到价值确认,所以在中国也有价值;另一个误区是因为在西方已丧失价值,所以在中国也无价值。这两大误区:前一个来自中国的身份焦虑,后一个来自中国的落后焦虑,由于这两种焦虑的全民性,形成误区就在所难免了。但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两大误区都是以西方为自己的取舍标准,古代叫做“东施效颦”。

异地价值的问题听起来有点新鲜,但其实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也恰恰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异地价值现象就是本地生产,异地销售并增值。生活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我们,购买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异地价格而非产地价格。所谓“远销欧美”,“畅销全球”,“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讲的都是异地价值。在中西贸易史上,中国曾经4次成为异地价值的大赢家。第一次是对罗马帝国的丝绸贸易,第二次是对欧洲的外销瓷贸易,第三次是对英国的茶叶贸易,第四次是made in china畅销全球。4次都造成了严重的贸易失衡。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在西方产生了超过其在中国的价值,“四大发明”的美誉也是他们给予的。200年前传到欧洲的月季花经过改良变成象征爱情的玫瑰花,中国文官科考制度到欧洲转变为公务员制度。但由于中国文化的经验性,缺乏西方特有逻各斯(logos)系统,因此再高的异地价值也是零散的和局部的。

(责任编辑:熊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