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文化走进校园 势在必行!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详见1999年8月25日《江城日报》。吉林魁星楼图片,详见诗卡。)
两组板塑
一组是:塑《康熙吉林阅兵》板塑。
龙舰龙旗迎风展,
康熙威武阅旌麾。
吉林水师天下最,
罗刹猖獗何时休?(康熙吉林阅兵照片,详见诗卡!)
这是笔者学习历史,体会康熙吉林阅兵时的一点点感悟。
将康熙大帝站在龙船上,检阅被益称为“吉林水师天下最”的情景,特别是准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作《松花江放船歌》的内在心情,通过雕塑艺术科
学地展示出来。
另一组是:按李维民的革命回忆录,塑“凇都烽火”大型抗日英雄板塑;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歌曲为题材(在五线普上,象征性地出现歌词。)、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青年图像为参考,再以五线普下边的火车头为背景,塑一组带有“吉林省立大学”(东北师大前身)、“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华大学前身)、“吉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一中学”、“吉林省立第五中学”、“吉林省立女子中学”、“吉林私立文光中学”、“吉林私立毓文中学” 校徽的师生,而组成的“南下请愿”《大型流亡板塑》。
重现吉林历史人物:张文海、章新民、李锡恩、李维民、李世超、纪儒林、陆平、郑墉、郭锋、于克等吉林南下抗日精英的光辉形象。
建议市政府:因地制宜地在松花江畔,上修“魁星楼”(水帘上面中间);中建“水帘”;下塑御俄、抗日英雄板雕(在外环江高架路旁、水帘两边:一塑偏左、一塑偏右。)形成吉林江畔的新景——“镜水魁楼”景观,可以为规划之中的外环江路、北华大学新校区,增添一座亮丽的风景线,还能为吉林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效益,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国殇之后,再浅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一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认为是历史留下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并非都是这样,今天的精神文明,也可以留给后人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得走出这个误区!在“5.12”大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国之脊梁,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特别是有两位真正“教育脊梁”的楷模,深深地感染着世人,让人难以忘怀!一位老师的双手紧紧扶持着桌子,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桌子下面的四个学生。另一位老师的双臂紧紧抱着两个学生,也是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孩子,等到人们从废墟中发现时,两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为了完成逝者的心愿,为了快速的承接这生命的接力,含泪截肢救人……
脊梁,视为顶天立地!独占鳌头,意为第一或为最好!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在“5.12”大地震之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新楼不能成为“脊梁”或“独占鳌头”呢?这,说明“鳌神的脊梁”,也需要“文魁的笔斗”去制约!
有的人去逝了,然而用‘汗水浇灌的精神文明之花’,却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两位真正“教育脊梁”的楷模,与许许多多的抗震救灾的英雄们一样,就是让中华学子永远忘不掉的“神”。五子登科、独占鳌头、鳌鱼负陆者,都具有脊梁那为人师表的中华传统!特别是鳌鱼负陆,寓含着一种精神,就是领袖那公而忘私的公仆意志!鳌鱼负陆,还蕴藏着一种力量与理想,就是领袖敢为天下先的承担起责任,造福于民生!在“5.12”大地震之中,在胡主席、温总理身上,就能看到这种力量和意志!与此相反,领袖理想与感情走偏,就会产生“地震”,就会为人类带来痛苦的灾难。美英联军陷入阿富汗、伊拉克那“打不赢,走不了”的“汪洋大海”之中,就足以证明了领袖理想与感情走偏的可怕性质!因此,正义的理想和感情,就是两条铁轨,人生哲理的列车,将会沿着这两条铁轨,奔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创新,应有崇高的细节追求,这种追求:应建立在脊梁精神的根本基础之上。如果,再能重现魁星楼原貌,在“文魁神”两侧各塑一组“教育脊梁”的塑像。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