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原创

吉林教育上河图

刘学义/文
2010年05月13日 14:21:3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三、感悟21世纪吉林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上河图
提到吉林教育大发展,吉林人马上会深感自豪地想到为国家培育了出了党和政府高级领导人的两座学校。
一是:吉林省轻工业学校
二是:吉林省农业学校
管理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永恒话题,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高低往往制约着学校兴衰成败。
思维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实现兴旺发达的动力和灵魂。
理念创新,必须克服资本分散、低效率运营的弊端;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本与城市特色经济天然亲近的特点,真正确定资源整体组合观念。
吉林要发展,教育是关键。
下面是本人对21世纪吉林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设想:
1、吉林省轻工业学校
吉林省轻工业学校是伴随着共和国诞生的礼花,成立于1950年。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
吉林省轻工业学校历尽沧桑,是在艰难之中创业起步的,是在曲折中发展壮大的,是在改革中重组复兴。在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征程之中,毕业的学生遍布长江内外、大江南北。有四万余名学友,在各条战线上在为祖国发展而工作着。他们之中有企业的中流砥柱,还有国家重要部委的高级干部。
在文革中,轻校被迫停办,全部设施归并吉林造纸厂所有。根据吉林省革命委员会(78)128号文件,于78年9月2日在吉纸工大校舍举行复校典礼。复校之后,从外地归校教师的生活、工作都非常困难。教师住房人均不足2平方米,三代同室。
1984年,学校三位主要领导先后离休。任命李风楼老师出任校长,新的领导班子,呈现出新的生机,使一大批有朝气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在不同岗位上挑起了重担。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学校建筑面积由原来1800平方米,发展成为现在的3万平方米。学校具有现代化的电教设施和计算机房;图书馆藏书9万册;还有印刷、机械等三座校办厂。学校每进展一步,都渗透着全校教职工的心血与汗水。面对学校的发展与变化,李风楼校长没有满足,一个组建“吉林轻工业学院”的发展规划又在李校长的脑海中酝酿着。李风楼校长提出的“实教实学,知识生活化。”为学校培育一代新人奠定基础。李校长在抓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吉林市中专政治教研会会长、全国轻工中专教研会理事等职。编着出版了《法律基础》、《青年修养知识辞典》等书。

2、感悟“吉林农业科技大学”
吉林省农业学校在接近一个世纪之中,培育了成千上万农业生产骨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良玉同志出任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之后,协助总理温家宝,改变了“农民不愿意种地的背动局面”,在激活农民生产、生活的“人气”指标上,作出了具大贡献!
感悟农校悠久历史,吉林有条件利用九站农校、农机校、农药厂、农业研究院和左家特产研究所、特产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的科研设备、教学设施和科教人才的优势,组建科教实力雄厚的“吉林农业科技大学”,下属农业学院、农机学院、特产学院、农业研究院、特产研究院、农药试验基地、学生实习基地等单位。
将九站、左家科教实体合并形成一只拳头,可以通过交换使用设备的方法,解决教学设施、科研设备、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教研设备的使用率,避免重复投资、减少财政支出,使资金活化,能用在“刀刃上,使“吉林农业科技大学”真正形成一种凝聚力。
“吉林农业科技大学”的组建,可以为吉林地方经济、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用管理工业的思维和方法去管理农业,有利于九站至左家农业科技开发带和农业科教开发区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还能带动吉林农业经济跑步上台阶,使吉林农民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早日步入小康社会。

3、感悟“吉林毓文大学”
吉林毓文中学创建于1917年,成立之初就开始接受新思想,在国内外就享有知名度。是一座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全国着名诗人和翻译家穆木天、全国着名历史学家尚钺、全国着名剧作家吴宇宏、全国着名物理学家彭桓武,还有革命英烈郑墉、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而默默奉献的祖国华博士等等,都在吉林毓文中学工作或学习过。详见《吉林红色旅游第7.8.9.10.11.12》。

吉林市江南联合大学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市有条件将正在筹建中的松花江中学与联大、毓文、毓文东校组建成“吉林毓文大学”。吉林毓文与天津南开,曾经是姐妹校。
民国初年,南有南开,北有吉林。曾名噪一时,对中国的教育,都曾经有过影响。而今,南开早已发展成大学,天津市把南开大学所在地,组建成为南开区。南开已经成为历史名城天津的一个知名品牌,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然而,吉林毓文却没有较大的发展,声望也不如以前……
为了重震吉林毓文的雄风,建议将联合大学更名为“毓文大学”。启动名校品牌,对吸引人才,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

4、感悟“吉林电力大学”
吉林市有条件以丰满、红石、白山等电站,吉林热电厂等企业为依托,以丰满电专与东北电力学院为主体,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吉林电力大学”。实现吉林电力员工知识化,并为满足人民用电的需求而奋力拼搏!
强化政策导向:大学生的工作起点,必须得从生产实践开始。从而彻底解决大学生分配难,企业员工技术水平低的社会弊端。

5、感悟“吉林化工大学”
吉林市有条件以吉化为依托,将吉林(江南)化工研究院、吉林化工学校、吉化(江北)研究院、吉林化工学院等单位合并,组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吉林化工大学”。
实体联合,实现强者恒强,为吉林化工事业的大发展,而培育出现代化的人才。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外部条件,激发内在潜力。随着老工人逐渐退休,吉化应该有计划地制定职工队伍都是来自高等学府的发展目标。

6、感悟“吉林女子学院”
吉林女子学校,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次年,吉林提学使吴鲁报请东北总督和吉林巡抚批准“女师”创办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当初,这所学校是以培养“蒙养”(幼儿)女教师为目标,以学习《女四书》为主的学校。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