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坛

“洋节”扎根中国:是“朋友来”不是“狼来了”

2009年12月25日 09:53:0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洋节”来了,是“朋友来了”,而不是“狼来了”。“洋节”可以弥补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缺失,“国节”与“洋节”可以并行,两者互相间还可以参照、比较、启迪、汲取,互补双赢。这样,我们的节日文化就会更加多姿多彩,平添许多幸福感。这些天,在凛冽寒风吹过的闹市街头,色彩斑斓的圣诞装饰温暖着人们的眼睛:红色的圣诞帽、绿色的圣诞树、白色的雪花、多彩的花灯和挂饰,还有可爱可亲的圣诞老人和伴着鹿车铃铛声的乐曲……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活跃起来,舒缓了匆忙都市人的心情。

不少年轻人开心地呼朋唤友搞圣诞聚会,而另一些人对“过洋节”现象显得忧心忡忡,前两年甚至有人呼吁“抵制洋节”。我们该如何面对“洋节”?对“洋节”一味地说些偏激的话,没什么意思。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洋节”是怎样在中国扎下根来的。

在传统中国,国人大致每两个月过一次节。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正好都间隔两个月零两天(中间“夹”进了元宵、中秋两节)。奇怪的是,这一系列中没有十一月十一;这个时间段中的“冬至”始终只是个节气,没能成长为全民节日。所以,重阳节过后的4个月里,国人的生活不免有点沉寂和冷清——是不是有了空缺,才正好让“第一洋节”圣诞节乘虚而入?

圣诞节在时间上填补了空白,在空间上则营造出浓浓的节庆氛围。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农耕文化讲究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不但粮食要藏,人也要“藏”——农人们叫“猫冬”,躲在家里不出门。这个时段的节日空缺,恐怕跟“猫冬”不无关系。可是城市化进程把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冬季不能关在家里,过个冬节调节生活节奏和情绪是自然的需求。已经在欧美完成了城市化蜕变的圣诞节,也就自然地在改革开放之后被引入中国的城市。

“洋节”来了,是“朋友来了”,而不是“狼来了”。我们面对“洋节”,不必神经紧张,且用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态度:“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要主人是新主人,鲁迅说,宅子自然就是新宅子——依此类推,节日也是新节日了。

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有30年了,可以说,现如今中国的年轻人,几乎全是独生子女。这是家里没有玩伴的一大群人。所以圣诞节被他们过成了“同龄节”。中国传统节日每每强调家族性,强调血缘与姻缘,几乎没有一个节日有这样的同龄群体相聚的意味。独生子女从小孤身只影,入学、就职之后又身陷过于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越发地感觉孤独,因此尤其需要兄弟姐妹一家亲的“同龄节”。有个独生子女说,她的圣诞节是“用狂欢来抵御寂寞”。

中国多的是独生子女,却没有为他们准备的节日。与其拍脑袋选一个什么日子设“独生子女节”,不如任由他们自己选个中意的节日,哪怕是拿来“洋节”嫁接改造,在开怀大笑、载歌载舞中相互温暖。

(责任编辑:吕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