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观点交流

李零:文化人也不是善茬儿

2010年07月01日 11:23:2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刘苏里:《放虎归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的作品,《何枝可依》是最近几年的作品。你1983年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费尔巴哈》章”放在新集子里,有什么考虑?

李零:没什么深义。《何枝可依》叫“待兔轩读书记”,只是个读书笔记的汇编,是个自己教育自己的东西。那篇东西写得最早,当然得排在最前面。我这个集子,收的都是挺严肃的东西。这篇东西,不是我以前那种杂文。不仅这篇不是,其他各篇也不是,没一篇是。你也许把这个集子当政治表态了吧?其实我对政治的关注十分有限。如果表态,一两句话就够了,不必埋头读书,更不必写这么多字。我的书,不是政治表态,只是思想记录,好像档案一样,你一查就知道了,这家伙还读过马列,居然不悔其少作。

政治和学理,学理经常拗不过政治。我把两者分得很清楚。我国的知识精英经常说,政治家和老百姓都不讲道理,对他们的暴烈行动很害怕。我也害怕,但我心里明白,天底下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这些人干出来的。知识分子干不了大事。没有任何政治家或老百姓是按学理来办事。

刘苏里:这牵扯到一个观念和历史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

李零:学术一进入政治,马上被符号化。很多所谓学术争论都是围绕一些政治符号而展开,都有点托古改制的味道……知识分子比谁都追求自由,但也比谁都专制。

政治家再专制,也还得讲权力平衡、利益平衡,而知识分子在骨子里却非常排他。“百家争鸣”,现在大家都说,那是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但当时的人可不这么看。不仅统治者觉得这是天下大乱之象,知识分子也很不满,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他们只认为他们那一家的主张是好的,恨不得把别人全都灭了。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宗教信仰不同,趁早别讨论,扭头就走。扭头就走那算是好的。立场不同,说不到一块儿,非在一块儿争,说着说着,刀就拔出来了。

有时候,暴风骤雨,大革命,你觉得很难理解,其实很好理解——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行为。人,不仅有利益冲突,还有蜚短流长,叽叽喳喳,各种小别扭,平常毕竟有很多东西管着,不一定就是法律,来个运动,说话难听,平常得罪人的,很容易就丢了性命。

刘苏里:这是人类自身的特性,还是某些文化人群的特点?

李零:人比动物凶猛,文化人也不是善茬儿。

刘苏里:你常逆着风潮说话。你最新写的“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也是逆着风潮——痛批传统,你戗着说;滥捧传统,你也戗着说。

李零:我们读书那阵儿,是“避席畏闻文字狱”,现在是“着书都为稻粱谋”。我的谈话方式是过去练就的,在危险的环境里练就的。话最好不讲;讲,就要讲值得说的话;非说不可的话,而且要凑着对方的话来讲。我的话都是有感而发,有很强的当下所指。鲁迅说,在这个可诅咒的地方,击退这个可诅咒的时代——这是一种快感。

现在讲话的环境,从政治方面看,比过去好多了。但危险来自另一方面,媒体和舆论有放大效应,得罪人的话,不说则已,一开口,就得罪一大片。我说话比较直白,因为直白,才有快哉快哉的感觉。但我的更大特点,其实是含蓄,摆事实胜于讲道理。我很少指名道姓,也很少下结论,目的是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这给人一个印象,我说话很放肆,好像集束炸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指不定是谁,让他觉得我扎了他的心窝子,受伤的不止一个。其实,我特怕伤人。

(责任编辑:吕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