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乡土之恋
本文所属专题:罗伟艺术专栏
罗伟的乡村印象画或田园风情画将人们的想象力牵向了秋天的旷野,不由得让人想起与罗伟年龄相仿的西部散文作家刘亮程的名作《一个人的村庄》。罗伟是以国画的形式抒写着自己的乡村印象、开掘着自己的精神空间,他是美术意义上的散文化创作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创造出与刘亮程散文相似的情感状态,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宗教情感的对乡村、对故土、对乡民的无比深沉宽广的大爱,他将远在天地尽头、近在胸口心窝的乡村之梦播撒在宣纸上,形成了妙不可言的美学高地。罗伟的作品自成一格,以难割难舍的乡村情怀,走进秋阳照耀下的黄土地,看似乎平谈无奇的闲花野草、田埂菜园、池塘秋水、草棚茅屋、简朴院落、鸡鸣犬吠、秋收谷物等,到了他的笔墨世界里,都成了医治乡愁的良药,仿佛这民间的烟火就是人们吼唱的秦腔、轻吹的短笛、狂欢的唢呐。所以,读罗伟的作品,必须把乡村当作他的精神版图,那辽阔而丰盛的乡村情结毫无保留地裸露在他的笔墨中,打开他的画,如同打开他的心灵粮仓,人们看到温恭敦厚的罗伟在并不绚烂的笔墨中安静地守望着他心灵的田园,每一幅乡村图画都依托着栩栩生辉的秋色融入到芬芳的泥土中,而他就像一个赤婴一般用最纯净的呢喃把鲜嫩如乳的乡村时光轻轻地倾诉。
三、情到深处墨正浓
虽然罗伟的作品是以乡村题材取胜的,但没有人说他是民间画家,也没有人把他的画当作原汁原味的农民画,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仔细一想,罗伟的画比浪漫主义多了一些现实主义,又比现实主义多了一点浪漫主义,他是一个拥有慧心和诗心的抒情主义者,他所向往的乡村既不是那种抽象至极的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也不是那种红尘滚滚光怪陆离的人间乐土,而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自然化、人文化的美好存在。所以,在罗伟看来,对待乡土的态度不能像对待风景的态度一样,艺术家也绝不能等同于旅行家。创作乡土风情或乡村印象画的过程,其实就是精神像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凝视着乡情弥漫的土地,那些静悄悄流淌的岁月和那些习以为常的乡间事物,总是把他的画笔引入飞翔的状态,飞过田野,飞过麦浪,飞过炊烟,飞过树林,整个乡村就动感十足地敞开了自己的美,他只需要在宣纸上留下飞翔的痕迹。因而罗伟的作品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情到深处的结晶,他说:“现在的好多艺术家,隔一段时间都要出去写生,回来闭门造车。而我的田园乡土画对我来说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自然感动着我,画里的每个情景都感动着我,里面有我的喜、我的乐。我很庆幸自己儿时的乡村生活,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乡村物质生活尽管贫穷、落后,但是乡村给我留下的每一段记忆都是美的,我要把这种美展示出来。我的乡村题材没有悲痛,没有灰暗,尽管是茅屋,尽管是篱笆,但它们是美好的,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这种质朴无华的感情催促着他载着所有的美与爱义无反顾地寻觅他的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