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春蚕》
本文所属专题:谢志高艺术专栏
《春蚕》是我1981年应《连环画报》之约,由该刊提供脚本,于1985年初最后完成的。1981年春天我到江苏无锡、苏州一带农村边搜集素材,边阅读茅盾的原着。根据对农村生活的体会,确定我这套画的基调一一真实、朴素、沉郁。
我试图以浓重的、较多层次的笔墨,结实而富于内涵的造型,以中间色为主调的灰调子,来体现原着所写的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民的苦难。中国画通常以白纸为背景。我为了加强气氛,使画中人物处在特定环境氛围之中,决定画满整个画面,基本不留空白。在色调处理上,力求既保持整套画有一个统调,又根据不同情节各有区别,使之有起伏、有变化、有节奏感。
姚有信画《伤逝》、贺友直画《白光》,都是以简取胜,往往寥寥数笔,意味盎然,充分发挥了水墨写意画的笔情兴趣。就我阅读《春蚕》的感受,并据我多年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农村,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那么沉重,那么丰富,不是用三言两语所能描述清楚的,故我采用“繁”的手法来表现。丢开平时惯用的痛快淋漓的写意技巧,笔法力求凝重,直至有生涩感,行笔如荷重压,好像书中主人公老通宝步履蹒跚在走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那样。
为了刻画较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必须表现出立体感,不能单纯依赖于动感的线描。尤其处在室内阴暗光线下养蚕的人物,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一个素描明暗调子的问题。我的准则是利用之,但目的不是为了表现素描――明暗与光影。而是借以塑造人物、渲染气氛,追求厚重的笔墨效果,故于可用可不用时,则不用。室外不用,室内慎用,重点在于突出形体、结构和神态。以下谈谈这套画(四十幅)每一幅构思的要点:
(1)构图作俯视处理,造成人物往上爬行的艰难感和压迫感,作为全套画的开篇。
(2)老通宝背向观众,惆怅地面对大河。一艘火轮,―只古老破旧的帆船,两相对照,引人遐思。
(3)文字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画面却缩小人物,作全景式处理以展示江南水乡风貌,从而回避了绘画难以胜任的对抽象思维的表达。
(4)江南空气湿润,清晨笼罩在迷茫雾气之中,使之空灵、含蓄,并与后面情节发展的“实”与“重”相对照.通篇设计意向是从虚到实,从轻到重,从淡到黑。
(5)作单人肖像处理,其他人物均不出场。
(6)阿多从雾中出现,但距离过远,位置也太高,效果与构思相左!
(7)荷花出场,也作肖像处理,表现她“土”中带“浪”、但仍不失为一位令人同情的旧时农村妇女:不能过分,过分便丑陋了。
(8)老通宝蹲着修蚕台,背上是古老的屋舍。整幅以墨为主,旧而黑,暗示人被古老的封建习俗笼罩。
(9)透过四娘跪地,郑重而小心翼翼地在糊蚕单的侧影,赋予这种蚕事活动的宗教仪式 的色彩。
(l0)挎着篮子、抱着孩子、挑着担子(水桶)――这就是我对江南农村妇女的印象。集中为在村庄上偶尔相遇的寒暄,而不是有闲功夫串门子、拉家常,这才更符合农村生活的真实。
(11)老通宝在屋里坐不住,又不愿出门见人,在小院天井中哭丧着脸。采用直线,以加强气氛的严肃感,以示人物外形僵木而内心却十分紧张。环境用水晕开,以“虚”突出老通宝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