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我的文章

从管窥颜体书法到对颜真卿《勤礼碑》的临摹学习

2013年03月27日 14:47:4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书法家魏喜德艺术专栏  

横折竖的四种折法

1、平横折 :折的部分与横画齐平。先横画起笔,到折处提锋转向下或左下行笔。
2、高横折 : 折的部分高出横画。先横画起笔,到折处有二种用笔方法,一种暗过
3、低横折:折的部分比横画低。
4、圆折:圆折是篆书用笔方法。先横画起笔后,到一定位置用转笔,由轻渐重,一笔完成。

5、竖横折:竖画起笔后行至转折处,将笔锋稍往左挫,再往右下按笔,然后折锋向右运笔,到一定位置回锋收笔。
6、左、右短折
(a)左短折:竖画起笔后向下行笔,到一定位置折锋向右行笔,收笔的方法一是回锋收笔,另一种是提锋收笔。
(b)右短折 :先竖画起笔后向下行笔,到一定位置折锋向右行笔,收笔的方法是回锋收笔,另一种是提锋收笔。
7、右角折 :先露锋向左下入纸,再折锋向右上由按渐提行笔至右角折处,再转锋向左下方提锋收笔。
8、斜角折:先向右上逆锋入纸后,转锋向左下行笔至一定位置即向右下稍按笔后,再向右上方提锋挑出。
9、 长弧折 :先横画起笔后,至转折处稍提即向右下顿笔转锋向左下方边行边提锋收笔。
10、竖弯折 :先竖面起笔后向下行笔,到一定位置转笔右行再回锋收笔。
11、双撇折:先露锋入纸右行,再折锋向左下行笔,再折锋向右行笔,再折锋向左下边行边提锋收笔。

(九)、三种走之的写法
写法1、逆锋起笔后向右行笔即转笔提锋向左下,连续由提渐按向右下行笔,到一定位置再转锋向左下提锋收笔。全过程一笔完成。主要是要提按分明,动感较强,自然活泼。
写法2、先露锋入纸后,后面部分的用笔方法与(1)同,只是形态上稍有变化而已。
写法3、此走之折用笔法与(2)同,只是在第一折与第二折之间断开。在书法上叫笔断意连,包括上面两种走之折都具有行书的笔意。

三、《颜勤礼碑》的字形结体
(一)概述
结体又称结字,又叫结构。指汉字点画的组合规律。间架是指各个字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李光溥)。故人也有“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的说法。讨论《颜勤礼碑》的结体,就是要掌握《颜勤礼碑》中点画的合理搭配。我国汉字是方块字,从结构上来说,可将其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
(二)独体字结体十二法
所谓独体字,就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不可分解的汉字。特点是笔画少,空白多,结体较难安排。“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明赵光宦)。关键一要注意笔画搭配;二要把握好字的重心。
独体字结构十二法
1、横平竖直,平正安稳;在楷书中横画一般取斜势,左低右高,竖画直且粗壮,字势稳定。如“士”字。(帖1页)
2、中竖宜直,左右对称;有中竖的字,竖画要居中且直而正,使左右对称。如“军”字。(帖47页)
3、横长竖短,字呈扁形;形扁之字不可写长。
4、横短竖长,字瘦体长;形长之字不可写扁。
5、对准中心,重心平稳;首点即字的中线,钩须对准点。如“方”字(帖7页)
6、左重右轻,下部右移;左重右轻,其余笔画略向右移,以求平稳。
7、左轻右重,下部左移;左轻右重,其余笔画左移,以求平稳。
8、框架平稳,布白均匀;左右竖画对称,并呈上开下合之势,布白匀称,字势安稳。
9、字形虽扁,重心稳定;偏斜之字,重心要稳,;字不失势。
10、上仰下俯,稳健活泼;上横短且上仰,下横长而下俯,既稳健又活泼。
11、点宜灵动,卧钩贵圆;点多而形态、取势宜活泼灵动,相互呼应,卧钩圆润而不宜过长,结构合理。
12、撇忌排牙,取势各异;字中重撇或多撇,撇画的长短应有变化,以求灵动而不显板滞。

(三)、合体字结构二十八法
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的独体结构所组成的汉字。可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这部分在汉字中占绝大多数,其笔画较多,结构亦纷繁复杂。
a、左右结构
1、左右均匀,比例相等。左右两部分大小均匀,左右比例为1:1。
2、左窄右宽,右部为主。左部窄且笔画较少,右部宽笔画多,以右部为主,左右比例约为1:2。
3、左宽右窄,左部为主。左部宽且笔画较多,以左部为主,右部窄笔画少。左右比例为2:1。
4、左长右短,让左齐下。左部较右部形长,且笔画较多;右部短避让左部,且将右部置于左部偏下或与左下对齐。
5、左短右长,让右齐上。右边形长且笔画较多的字,左部应避让右部,且左部要置于右部偏上或与右上齐平的位置。

B、左中右结构
1、左中右均等,高低有别。左中右三部分宽度大致均等,排列错落有致;高低参差有别。笔画穿插,向背仰俯,顾盼呼应。
2、左窄中右宽,左部避让。左部窄且笔画较少,则避让中、右宽笔画多的部分。笔画;穿插、避让,整体感强,字势稳定。
3、左右较窄,中占独雄。中部宽大且笔画多,左右窄揖让中部,以求相称。
4、左右相等,中间狭窄。左右宽大的字中间应收敛。

C、上下结构
1、上下等高,收放有致。纵向笔画大致相等,横向或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但上下两部分的重心务必对正,字势才能稳定。
2、上长下短,疏密匀称。上长下短比例约为2:1。
3、上短下长,上宽下窄。书写时,上部分要舒放,下部分要紧凑且对应上部分,以求相称安稳。
4、上下不等,上窄下宽。上部分宜紧凑,下部分舒放且能承载上部分,字势稳定。
5、上小下大,重心稳定。上部笔画紧收,置于下部大而笔画舒放的形体之上,安然稳固。
6、上大下小,取中平衡。上下要对准中垂线,使字平衡稳定。

D、上中下结构
1、上中下相等,收放相宜。上中下三部分高度大致相当,比例约为1:1:1,横向笔画据字形或收或放。
2、中窄上下宽,上展下应。上部横向笔画舒放伸展,中间部分笔画宜缩,下部稍宽的形体呼应上部。
3、中宽上下窄,中部承上启下。上下两部分宽窄基本一致,中部笔画横向舒展,且起着承载上部又覆盖下部的作用。
4、上中下结构,笔画繁杂。笔画繁多的字,用笔宜瘦劲,笔画要排布均匀,使字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而字形亦不显过大。
5、上下不等,结构繁杂。这种类型的字宽窄、高低均不相同,组合搭配关系较复杂,要因字而异,处理好各部分大小、长短、疏密等的关系。

E、两面包围结构
1、左上包围,下部右移。左上包围的部分右移,使字稳定。
2、右上包围,下部左移。右上包围的字被包围部分应左移。
3、左上包围,上部宜窄。左下包围的字先写被包围部分,为使字不过宽过扁,上部宜窄;外框下边长度以能托住上部为宜,不可过短。

F、三面包围结构
1、左包右,笔画呼应。左包右时,外框上窄下宽,被包围部分宽度不超出下框,且纵向笔画经与左框呼应,以求相称。
2、上包下,开口向下。外框左右笔画相向或相背,框内部分置于中部或与外框下部齐平位置,不可超出。
3、下包上,承载上部。外框左右笔画不宜高,或相向或相背,所包部分突下靠,不可远离底框笔画。

H、全包围结构
1、四方包围,长字下宽。四面包围形长之字外框要上窄下宽,以求稳定。
2、四方包围,扁字下窄。四方包围形扁之字上宽下窄,以求变化。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