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可以推向世界
本文所属专题:潘公凯艺术专栏
若以对方作为参照系来衡量,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所表现的精神生活模式都是倾斜的,因而它们正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人类的精神生活历来就是由各种矛盾的侧面组织而成的,永远不会统一成单一的模式。
倾料互补与时间差
人们的生活国际化了,世界在变小,这就为地域文化的横向互补创造了好条件。中国封闭得太久,僵化麻木的艺术精神渴望外来刺激,对传统程式觉得腻味厌恶。所以从国内范围来说,首先是需要外来的新观念新形式的冲击。而对于西方来说,现代艺术的花样翻新日益看得疲倦,不少有识之士已将眼光投向东方,正开始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他们所欠缺的东西。所以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纯粹的东方精神、中国风格——这便是中国画家所面临的国内需要和国际需要矛盾。中国需要停滞以后的变动,而西方需要变动以后的复归,这个一前一后的“时间差”,决定了绘画领域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只能采取一种双向互补格局。
中国画“播散期”的可能性
精神生活模式是十分抽象而难以言传的东西,它必须寓于具体的感性载体当中才能被直觉所把握。而中国画正是这样一种久经锤炼加工的载体,在可预见的将来,在绘画领域恐怕一时还难以找到更精致贴切的载体来代替它。换句话说,就是世界文化的互补结构还需要它。而这种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就是中国画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我以为中国画不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还将有一个向世界“播散”的过程、一个被现代世界所充分研究、了解、接受、消化的过程。当然,要让现代世界接受中国画,必须要求中国画自身作一定程度的改革,要扬弃封建性的时代局限,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宽泛的形式。
中国画是可以推向世界的,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充分存在。但要将可能性变为现实,仍要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最大的因难,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太弱,没有钱宣传自己的文化。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扩散,其重要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文化自身的魅力,还不如说是由于富裕的物质生活对其他地域的诱惑力,文化往往是被不自觉地当成了一种富裕社会的象征,而被普遍地崇尚。国家太穷,这正是中国画家面临的最大难题。但相对比较起来,中国在其他领域落后于工业国家更远。在近阶段,中国人恐怕还只有在艺术方面(以及体操、杂技等等较少依赖于经济技术的门类)是最有条件走向世界的。
东方文明对于未来人类的潜在意义,远未被现代世界所充分认识,正因为如此,才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1985年11月,文化部在浙江美术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讨论会”,笔者在会上作了题为《互补结构和中国绘画的前途》的长篇发言。发言的部分摘录刊于1986年1月27日《中国美术报》,即是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