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安源》名画背后的故事
本文所属专题:刘春华艺术专栏
刘春华出生于松嫩平原上一户普通的农家,从小喜欢画画,家里凡是有空白的纸边全都被他画上画。1959年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从此开始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第一次展露绘画方面的头角,是在学校的校庆上,刘春华的素描《大卫头像》引起了当年延安老鲁艺校长周扬的关注。
附中毕业时,成绩优秀的刘春华动了上北京念书的心思。“考上就去北京念,考不上就回家种地。”抱着这样的想法,1963年,刘春华踏入了中央工艺美院的装潢系。
已经受了几年的专业课教育,刘春华的基础很扎实,吴冠中先生曾任他的色彩课教师,他的作业作为范画挂在教室里,甚至被想要参考的同学悄悄拿走。就在他升入大学三年级时,“文革”全面爆发了,工艺美院的校内一派无政府状态,红卫兵们纷纷成立起自己的兵团。
随着运动的不断升温,红卫兵美术运动也迅速崛起。为宣传毛主席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功绩,一个名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的展览应运而生,主办方开始到艺术院校物色美术方面的人才。
在工艺美院,筹备者找到了井冈山兵团的红卫兵,提出借调人手,为展览进行设计与绘画创作。原本向筹备单位推荐的是一位高年级同学,然而等了一段时间迟迟没有消息,这名同学便离校回老家了。此时学校又接到通知让创作成员马上赴安源体验生活,因没有地址无法进行联系,刘春华临时顶替来到了展览会的驻地——中国革命博物馆。
谁都没有料到,这次偶然的顶替便诞生了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而且引发了空前的轰动,几年之内上亿的印刷量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神话,同时也改变了一名普通学生的人生道路。
那些充满豪情壮志的词句整天在脑海里回响,他似乎看到意气风发的青年主席向他一步步走近
至今回想起来,刘春华觉得这一切偶然之中带有必然。《毛主席去安源》当时并不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如果时间再充裕些,应该画得更好,他自信有这个专业能力的储备。而对毛主席的感情是从小被爹妈培养起来的,读书后受的教育依然是热爱党热爱毛主席。这两条成为创作出《毛主席去安源》的必然因素,临时顶替则给了他实现必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