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生活在名画背后
本文所属专题:刘春华艺术专栏
那是一段有些辛酸的往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电影,无法参加同学们的讨论,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教室里看画和画画,多少有些可怜,不过,这样的画面被退休在家的刘春华讲来,他的嘴角始终是挂着笑容的。当年的艰苦、委屈、孤独,今天看来都是一种幸福。
那个时代,对素描非常重视。附中三年级时,刘春华的素描作品在全校已经拔尖了。1963年,中宣部部长周扬到鲁迅美术学院视察。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当时创办10年了,每年级的优秀作品都被筛选出来,挂在墙上展览。刘春华画的大卫头像也在展览之列。那时大卫是附中教学的重点课目,每个年级都选出了一幅大卫,总共10幅。
周扬边走边看,走到刘春华画的大卫前时,忽然停住了,对跟在后面的人发表了一大通议论。外围的人有些紧张,不知道周扬说些什么,后来才知道,周扬说的都是肯定的意见,认为这幅画画得好,表扬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教学水平高。被周扬表扬那还了得?人们四处打听,这个刘春华是谁?很多时候,走在食堂里,有人便在他后面指指点点,让刘春华非常不自在。
刘春华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刚到鲁美附中一个月,便参加劳动,到开原割稻子,稻子被雪压住了,家里还没寄来棉衣,穿着单裤,就那样干活,真是心酸。刘春华的一生又是顺利的,坎坷只是他生命里的台阶,他一个个都迈了过去,然后,一个个天大的幸运星便到了他面前。
附中毕业那年,鲁迅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不招生,想学只能读工艺系。学校领导为学生考虑,选出拔尖的30个学生,在附中多读一年。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绘画专业依旧不招生。现实对这些“高四大学班”的学生十分残酷,如果考工艺系,就必须接受原是同年级同学却要比自己高一个年级的现实。内心十分彷徨和困惑的时候,忽然知道了一个好消息:中央工艺美院招生。
知道那个信息之后,刘春华就下定决心,报考中央工艺美院,他甚至和二哥打好了招呼,让二哥帮助联系一个生产队,一旦考不上就去村里劳动,然后等待来年再考。破釜沉舟之下,迸发出巨大的勇气。刘春华是幸福的,他突围而出,顺利考取了中央工艺美院。一个崭新的更加广阔的天地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