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包容•鲜活•灵动
——再评许建康先生其人其画
本文所属专题:许建康艺术专栏
六、七年前,我初识许建康先生的画,被那或浑朴凝重,或空灵清逸的画面深深触动,察许建康其人,锋芒不掩而又老成持重,豁达豪爽更兼风流儒雅,颇具魏晋名士风度。感慨之余,曾以“氤氲化醇,融合创新”为题,对其人物画的艺术探索作过评论。事隔数载,再次面对许建康泼墨淋漓、大气磅礴的“唐风系列”和“水墨写意人物”系列作品,了解到刚过不惑之年的画家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心灵所感受的震撼是更甚于当年了。
许建康先生早慧。16岁初中毕业即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四年的大学生活为他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20余年的艺术求索与磨练,如今,他是安徽滁州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院国画系访问学者、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2000年被评为中国百杰画家,2007年被安徽省文联评选为安徽省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他的画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频频获奖,为多家美术报刊刊登、报道,许多美术机构和个人争相收藏,市场行情越来越火。
许建康系安徽砀山人,砀山古为芒砀郡,故其常在画幅上钤一方“芒砀山人”的印章,刀法古拙奇纵,颇有秦汉雄浑之气。砀山古时为黄河古道,既是秫麦无际瓜果飘香之地,也屡经刀光剑影、干戈硝烟的洗礼,此地居民多有憨直厚淳的本质和坚韧勇猛的个性,我从许建康的为人为艺当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如他早年画彝民系列的作品《阳光•日子》一画,一反常规中国人物的表现,以色代墨,大胆运用赭石色调的反复渲染皴擦将写实与表现的两极巧妙的融合为有机的整体,高度强调现实感觉的直接外化,阳光下光色和墨影的对比,由此形成的视觉——精神的震撼力,显示出许建康先生的对彝族人民泥土般质朴生活的关爱之心和表现激情。
1991年至1992年许建康在南京美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班的学习与深造,使他得以潜心观摩金陵诸多名家的原作风貌,体会他们作品中所透显的传统文人精神,同时也修得许多典雅清逸的学院派章法。继而他又只身四下皖南山区,在西递古道,在新安江畔,领略那千年徽州令人心醉神迷的灵秀与深邃,感受徽派绘画的浑厚华滋,于是就有了他另一类异于彝民形象系列的作品——彩墨仕女系列,这类作品映现着他对传统精神与历史影像的感悟和体验。作品大多按心灵的游动去营构生成超现实的意味,将壁画、民间绘画、现代构成等多种美术综合元素融入画面,水和墨,墨和色交并施,以揉纸、拓印、刮色等大量非笔墨因素为画面营造肌理之美,使作品映现出水墨的灵性和材质的美感。我们仿佛听到了深闺绣帐里那穿越时空的吟哦,看到了商贾豪宅里丝竹隐约的夜宴。他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不失古典风范的文人化的彩墨语境,达到了“立意以尽象”的目的。这一系列的作品在他个人的画史上,抑或将来在中国的画史上都是浓墨饱蘸的一笔。此类作品不但受到画界前辈的赞许,也同时深受收藏界的关注与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