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频道页 > 文论

艺术何价──民国上海书画市场

2009年12月29日 11:03:4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从圆明园动物头像的拍卖,到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于2007年以三亿港元投得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的作品《清晨》(TePoipoi),天价的艺术品往往都能成为传媒焦点、城中热话。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艺术品的价格是如何厘定?艺术品的价格又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民国上海出现了一个自由的艺术市场,价格和销售模式都是公开的,这为我们了解艺术品的价值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本文以民国上海书画市场为例,介绍书画的买卖机制与现代中国文化的关系。

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概念,认为作画的目的是为抒发画者的个人情感,而非用作图利的工具。因此,自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以来,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被文人画家所鄙视。然而,从画史研究中可知,在这个理想的前提下,于传统中国社会,画家常以不同的模式,以书画换取所需的利益,如金钱、日用品、礼物,甚至是服务。着名画家如明代才子唐寅(唐伯虎)、仇英就是以卖画为生的。但由于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书画买卖的交易往往缺乏公开的纪录,而且都是在私人的空间里进行,所以未能为研究书画买卖的交易和机制提供足够的材料。直至民国初年,一个公开的书画市场在上海形成,大量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和理解中国书画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和文献,不但让我们了解到书画的价格是如何厘定,亦令我们明白到书画买卖的机制如何在现代中国运作。

十九世纪末的上海,因为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成为近代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自清末起,战乱和政治运动,为上海带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其中包括了书画家和文化人。来自各省的书画家聚集在上海,形成一个巨大的艺术群体,他们透过组织书画会、出版书画杂志、举行书画展览会等,将一向被视为消遣寄托的书画艺术专业化,从而提高书画家在社会的地位,同时亦以专业的技能换取金钱维持生计。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