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频道页 > 业界动态

中国当代艺术的“迪拜景象”

2009年12月18日 15:07:5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艺术家首先应该珍惜它的每个有限的作品,而不是直接关心它能够复制多少个产品出来。艺术家失去了倾听这个社会的细节,把握这个社会的能力与节奏,也就失去艺术的准确表达,从而让自己努力的意义只不过转化成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警惕一种流行症状:当代艺术正在变本加厉的成为交际手段的“产物”,以及像车载广告模式似的制造轰动效益的现象极为突出。

没有表现力的当代艺术作品成为近10年流行艺术的主要通病。在符号化的公式下求生存求发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还要有一段时间为其买单的源头问题之一。

更多艺术家作品像越来越突出的HIVI病毒那样交叉感染,甘愿成为明星艺术家的连锁分店式加工作品。换句话说,只有流行的元素,却看不到一个艺术家的独立想法与对问题的连续性思考——这是和当代艺术的实质性精神极为相悖。

艺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失调性的主要症状。“老年工程”现象非常突出,也就是在锁定一种市场符号风格之后,却发现艺术无法流动或者流通迅速,两者皆欲罢不能。犹豫、参照左右、自我安慰构成了非常独特的艺术家心理状况。

特别是在商业批评和市场控制下,艺术成为了“蜗居”艺术,做起了窝囊艺术。资本力量牵动下的艺术市场,和艺术内在关系越来越背道相弛。艺术家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极为容易丧失敏感力、忍耐力和坚守。

体现当下精神的当代艺术的意义之一正是对既定流行的批评和挑战,而绝不屈就与满足得到一张市场的所谓通行证以及主流价值带来的利益保证。

在对中国当代艺术一轮又一轮质疑与否定的声浪中,同样有理由相信,更多边缘的艺术和年轻的艺术更接近现实。它们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下一步发展的实质性变化。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