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画苑:儒雅正大 妙造自然——谈张保庆先生的书法艺术
2004年春天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办的第八届书法展特邀作品中,也许是人们想更多了解陕西之故,以张保庆为代表的几位党政领导同志的书法作品更引起了全国书法同道的关注。
从政数十年的张保庆同志,他的书作亮相第八届书法展后受到广大书法同道的关注与肯定绝非偶然。
张保庆,出生于汉中盆地腹地——人杰地灵的城固县。汉代出使西域、传播东方文明于欧亚的张骞,造纸圣手蔡伦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历史英杰。在这块汉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张保庆同志度过了他生活中学习、积累、成长的青少年时代,而他走过的每一步几乎都有对艺术的喜爱与追求相伴。
少年张保庆,曾因对美术的执迷而博得老师的青睐,尔后,他倾心于水彩、水粉、油画,兼习国画,对山水、人物下功夫尤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青年时期的他也没有放下画笔,他每天坚持画素描,画模特,甚至一夜能画三张头像。直到现在他还抽暇画点速写,其造型准确、技艺娴熟仍令人赞叹。那时,他坚毅的身影曾走过部队农场、军营、延安等地,他画领袖像,画宣传画,在有限的题材中施展着他非凡的绘画才能。他要圆一个艺术的梦。
1973年,他初涉政坛。那之后的他先后担任过县、地(市)、省各级领导。画画的时间少了,他为了调节思维,调剂生活,又捡起了早有基础的爱好——书法。他每早6时就起床,用清水在青石板上写字,他管这叫“课间操”。“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他也像古代先贤一样自得其乐。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这是政余心身的松弛,也是一种精神的消享。这一练又是10年。他入手就临欧阳询、柳公权,继而写“二王”,写《石门》,写《曹全碑》,写《张猛龙碑》,写米芾、王铎、赵孟兆页、文征明、唐寅等,博积约取,自然融汇,力求最终写出一个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