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墨的规范和可能的拓展
二、水墨与都市——新课题
前面一大段文字表面上看似乎与"都市与水墨"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但笔者认为,这是我们讨论"水墨与都市"的前提。
水墨在农业文明的情景下产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农村的面积越来越小,农村也逐渐城市化,水墨除了仍然可以描绘祖国山川之美以外,面临着如何表现都市生活、都市景象、都市人物、都市人的心理的新课题。传统的艺术样式和艺术语言,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在历史变革时期其实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欧洲19世纪中期之后的油画,也逐渐改变题材与主题,其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生活对艺术家的吸引。库尔贝的不少作品,特别是印象派画家的许多作品,在刻画都市人的形象和描绘都市景色(包括城市花园的灯光夜景)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上半期,欧洲的油画主要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除风景外,以圣经故事和古典文学(如《荷马史诗》)为题材的绘画,也主要以农村景色、环境为背景展开。不少描绘在城堡、城市环境下进行的活动,也和农村景象没有很大的差异,因为那时的城市还带有浓重的乡村特色。只有工业的发展,才使城市与农村在景观和文化特质与氛围上拉开较大的距离。当艺术家们开始描绘城市题材时,必须适当改变原来的艺术视角,必须寻找新的表现语言。这种改变的基础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景象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与心理。对城市的迅猛增长与膨胀,文艺家们最为敏感,也在文艺作品中做了最迅捷的反映。比利时诗人魏尔连(Verhaener) 曾发表一篇题目为《有触手的都市》的作品,对城市增长所造成的美好的农村田园所遭受的污染十分感慨。他形容工厂、铁路等犹如有触手的动物一般不断伸延,吞噬了美丽的田野。他在诗中写道:"田园苍老疲惫/不能自守/田园苍老疲惫,遭都市吞食。"描绘类似都市生活主题的画家有魏尔连的同胞麦尼埃。法国一些画家如马奈、莫奈、德加,有的描绘城市花园中的聚会,有的表现城市平民机械、疲倦的劳动或借酒浇愁的苦闷。作品中都隐隐含有悲怆和寂寞的情绪,这种情绪即使在欢乐的聚会场景中也无法掩盖。19世纪末西欧的"都市文学"与"都市艺术"改变了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中的那种优雅、典丽和高尚的气氛,而以描写刺激强烈的都市生活取而代之。与此同时,也有"田园文学"与"田园艺术"出现,但这些作品的特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实质上仍然以都市生活为中心,是属于都市人心目中的田园文学或田园艺术,已经没有17-18世纪田园文艺的那种特点。
在欧洲,随着城市的猛烈膨胀,开始出现和增长的"都市病"也严重地影响着敏感的文艺家们。有人说过:"近代的作家显然是高等变态者。"尼采、莫泊桑、蒙克、凡高、诺尔德等,都是神经活动病态化的人。在西方,艺术都市化的倾向到了20世纪愈演愈烈。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艺其本质是都市化的。可以说都市化的趋势是西方文艺之所以走向现代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观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可以明显地看到,都市化(观念与图像)的趋势使绘画语言愈来愈走向抽象、表现、象征和荒诞,愈来愈观念化。这情况的出现,与其说是因为都市化的图景给予艺术家的强烈感受和基于这种感受所作的直接的艺术反应(这确实也是存在的),毋宁说,都市化所造成的许多社会和文化问题,使艺术家们感到困惑、苦闷,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进而采取的艺术的理性批判方式。在语言上,都市化的20世纪西方美术必然是反传统的。在反叛旧规范、旧模式的同时,现代主义并不期望建立新的规范化语言,而是提倡"原创性",提倡自由创造精神,提倡以个性为中心不断地反叛现存模式与原则。西方现代主义走了100多年的历程,它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为世人普遍认识。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现代化,而且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参照是西方的模式。中国文化也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我们在文化战略上高度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鼓励发扬民族文化特色(这被某些西方人视作"民族主义"),但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传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的国际化即世界化(在相当程度上的西方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现代艺术如何既与外部世界同步,又保持自己的特色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的实践问题。虽然不管我们的主观意图如何,艺术实践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应现实提出的新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理论是无能为力的,这只是说,已有的艺术实践提供的生动经验会给我们研究问题有许多启发。
虽然写意水墨的变革要难于写实的油画,但变革仍然在进行着。"文革"之前,我国的水墨画家就用画笔描绘都市的成长,描绘城市生活的新面貌,刻画工人以及城市其他劳动者的形象,并做出了可贵的试验。有些杰出的画家也有描绘城市景象的杰作留世,如李可染画的德累斯登教堂与街景,石鲁画的埃及宗教庙宇,等等。许多中年画家如周思聪、卢沉、方增先、杨之光、吴山明、刘国辉等,在描绘城市人的形象方面都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实践表明,传统水墨画和吸收了西方写实造型的水墨画,是能够生动地表现都市景象与人物的。对此,几乎没有人表示异议。有争议的可能是那些比较有"现代感"的城市水墨画。这些画从80年代中期出现到现在,约15年左右。这15年的以都市为题材的水墨画是和中国画探索所谓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转化的课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中青年艺术家在水墨实践中深深感到变革的重要性,便从不同的角度去做试验。水墨与都市的课题,被许多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着,即使像陈平这样描绘田园风景的画家,他的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也是与都市有关的。目前生活在大都市的他,为都市的兴起导致优美、幽静的农村景色的逐渐消失而忧虑。他怀念童年时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色,用幻想和带有寓意、荒诞的方式加以表达。他笔下的费洼山庄不是来自现实的农村景色,而是他今天作为城市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一类画家还有一些,陈平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