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何在
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几乎已是人人皆知的名词。尤其在艺术界,好消息和坏消息几乎都和它有关。正像评论家朱其所说:“这个词越来越像一个箩筐,好像什么东西只要扔进去,都是当代艺术。它在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没有标准的时髦标签。”尤其当资本介入后,当代艺术成了制造“天价”神话的基地。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当代艺术开始朝时尚产业发展,在认识上也很混乱,各种说法和做法扰乱了视听。因此,常常有学生问我“什么叫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既然这个问题有急需定义和讨论的必要,我今天就在这里先做个发言。
直接从字义上看,“当代”可理解为当下的、正在发生的,与“过去的”、“传统的”相对。一般来说,国外美术机构都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但就像一些西方理论界更喜欢将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艺术称为“西方当代艺术”一样,各种时间概念的说法背后都有美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判断理由。譬如,在西方艺术史的情景状态中,“反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当代艺术出现的先决条件。现代主义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美术史上出现的以艺术本体语言研究为前提的各种形式主义流派和思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流行主义、照相现实主义等等。虽然它们的主张和实践各不相同,但都否定内容对形式的约束,以精英的姿态宣布与传统表现法则的彻底决裂,探索和追求新的艺术形式,创造纯形式语义的“现代”艺术。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而当代艺术首先就是反对这种就事论事的精英主义观念和形式主义的终极真理,追求不断创造和反叛,崇尚个体意义的价值实现。其次,则是意欲颠覆建立在形式叙事上的现代主义传统,力图消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主张艺术返回到社会现实中去。这里变化的主要契机,是“二战”引起的人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于是,西方习惯把“二战”结束作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时间上的分水岭,然后依据文化取向和美学诉求的异同,将19世纪中期到二战前的艺术称为“现代主义艺术”,其后的则称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或“当代艺术”。从严格的意义上,西方学界则将举办于1969年的“当态度成为形式”展览视为当代艺术的起点,因为正是该展强调了:无论是作品、观念,还是过程、状态、信息等艺术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表达艺术家的立场和态度。从此,艺术家对现今状况所作的意识判断,成为当代艺术展开工作的基础,“当代艺术”一词正式出现。然而,在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和“当代艺术”这两个概念并没有被明确定义过。面对各种艺术现象,结论也不一致。最典型的观点有三种:一种是将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看作是“现代艺术”,将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理解为“当代艺术”;第二种观点是直接将过去三十年出现的实验艺术看作是“当代艺术”;第三种则以艺术现象和艺术风格为依据,认为“当代艺术”涵盖了政治波普、新生代、泼皮艺术、卡通艺术等。这几种结论无法统一的现状,是由中国艺术本身短暂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艺术史曾发生过断裂的地区来说,情况的确总会复杂得多。
当然,“当代艺术”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是一个类型或风格的概念。人们之所以要在某种艺术的命名过程中铭刻下年代的痕迹,一定是这个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艺术、包括类型和风格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艺术事实上指的是某些具体类型和风格的艺术,如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等风格的艺术,以及装置、行为、景观、影像等类型的艺术。通常与这些类型搭边的,都被归入了当代艺术的阵营。
西方的艺术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可以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主要艺术形态,如绘画、雕塑,包括一部分工艺美术,都退居二线,而反映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的艺术样式走向前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观念在先”,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由这些大类又产生了偶发艺术、光效应艺术、摄影艺术等。英国当代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实验性。”此外,当代艺术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直接地表现、描述或再现一个事件,可以切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性别问题、种族问题、身份问题以及个人生存状态问题等。甚至更大一点的环境问题、宗教问题、地缘政治问题和人类文化格局问题,都可以在观念艺术里进行表现。而它们的表现幅度、广度和深度,是包括绘画和雕塑在内的传统艺术远远不能与之相比的。当然,传统型的艺术并不甘居边缘,就以绘画为例,虽然被边缘化了,但人们并不甘心。多方位、多层次的探索,诸如对各种新观念、新技法、新材料运用的可能性的试验,一直在进行着。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新表现主义绘画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兴起,当时一些乐观、保守的评论家甚至认为会迎来绘画的复兴,绘画会重新成为主流的艺术形式。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上世纪90年代后,观念艺术不断得到新的发展,诸如电脑艺术、计算机版画、多媒体艺术等也不断充实着观念艺术的内容。就世界艺术发展而言,现在有很多迹象表明,早期的、本来具有强烈的文化反叛特征的观念艺术,如装置艺术、表演艺术等,已越来越大众化、风格化、样式化。但与此同时,当代艺术还在其无限的推进中试图寻找一种非艺术的社会形式和日常生活形式,以期不断拓展艺术语言的边界、形式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