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传统和前卫是一个东西
在天书与地书之间,1990年,徐冰从北京来到纽约,这一待就是18年。1999年,他获得美国最负盛名的文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这并未能打消徐冰回国的念头。2007年,亲近传统的徐冰又从纽约回到北京,并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天壤之别、东西差异中,徐冰认为自己的创作始终不是天外飞仙,而是永远随着生活环境、随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所处的时代来进行。“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生活就有艺术。”
1.传统与前卫就像磁铁的正负极
记者:“时代骑士勋章”标示着站在时代的前端,而你也常被标榜为“前卫”艺术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传统的人还是前卫的人?
徐冰:传统和前卫其实是一个东西。过去的传统里面有非常前卫的东西,就像宋代的绘画,我们今天觉得好看,因为宋代的绘画里一定有当代的东西。传统和前卫其实是相互转换的。
记者:诸如你非常出名的作品《天书》、《地书》、《新英文书法》,在“文字游戏”创作方面,未来有什么新想法吗?
徐冰:这个东西很难预计。我实际上是随着生活环境、随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所处的时代来进行创作的。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生活就有艺术。至于艺术的形式和语言,都是随着你对时代的认识自然带出来的。因为我要说过去没人说的话,所以我寻找到的艺术语言也应该是没有人用过的。文字是我比较喜欢、也比较敏感的;而中国文字的特殊性就在于象形文字和咱们的关系。
记者:你自己懂多少国的语言,认得多少种文字?
徐冰:我的语言能力并不强。我在西方世界生活了18年,可是我的英语并不好。我的那些文字其实也和正常文字的功能不同。其他的文字的功能都是沟通、交流、传达信息,而我那些文字都是不沟通、阻截沟通,在你的思维中制造麻烦,制造阻截。
中国的方法其实是非常智慧的,是声东击西的。它好像在说这件事,但其实是在跟你暗示别的事儿。有些方法是通过不沟通达到沟通的,比如给你提供特殊的环境,让你自己获得顿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