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国展,陕西美术缺什么?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引发的陕西思考
对于市场化造成的冲击,学院里的石村更愿意从学院寻找出路,“这个担子应该由美院、国画院、美协等专业的学术单位来承担。这些机构学术研究的氛围比较浓厚,比较关注中国美术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前沿,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能够与全国的创作节奏同步。”石村说。
4.寻找精英之路
精英如何去培养?作为长安中国画界的老艺术家,赵振川认为,中国画属于民族艺术,对画家的积淀要求更高,要求画家的修养更全面,画家创作的准备期更长。“而我们处的时代变化了,画家积淀的时间少,而对释放又过多的提出要求,这对画家的成长不利,对艺术的发展也不利,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功利主义色彩比较重的东西。”
在赵振川看来,要成长为美术大家,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艺术观,“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艺术的道路上犹豫彷徨,走一步看一步,就很难取得成绩。献身艺术的决心、信心对年轻一代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受到考验的除了创作者个人的决心、信心,还有陕西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本科教育大多还是基础性教育,不可能马上就从中产生优秀的美术人才,后期的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包括在社会上的继续实践和发展积累的过程必不可少。
“虽然不能指望在本科教育阶段马上看出谁能成为艺术家,但从教师队伍来说,教师的艺术探索意识要强,从他的艺术探索方面迈出比较大的步子,那他必然会在自己的作品和培养研究生方面有所体现,出更好的作品,培养更好的人才。特别是中年教师应该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石村说。“如果教师本身的学术品位就比较低,学术高度达不到,那就很难培养出高品位、高水平的学生。”
尽管艺术创作作为个体劳动,学校不能强迫教师们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但推动探索创新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每年学校组织的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不下15场,学术报告更是不间断的进行着,学校只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启发和推动创作者积极探索、研究艺术语言。”
“多参加全国性的大展,确实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在全国的范围内比较,能够找出我们的问题所在,打破我们自身的满足感,促使在艺术表现方面更上一个台阶。”从全国美展回来后,石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陕西美术家投入到全国性的美术交流活动中去。
无论保守也好,市场化冲击也好,陕西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曾经孕育出众多的杰出艺术家。人们有理由相信,这片黄土地还将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优秀美术人才。
采访中,所有的受访者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今天我们探讨为什么陕西无缘全国大展的金奖,陕西美术发展的种种问题,都是希望陕西美术能够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周秦汉唐的文化底蕴在这里,长安画派的优秀传统也在这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