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制茶工艺欲申报国家级“非遗”
2009年6月,省政府公布第2批6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15项中有3项为制茶工艺:五峰采花毛尖、远安鹿苑茶和武当道茶。本月10日,记者从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经启动了相关工作,准备将制茶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年年长作采茶人……”这是《容美土司史料》载的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的《采茶歌》,同时被作为制茶工艺篇的重点写在去年申报省级“非遗”的材料中。
10日,作为该资料的收集人,五峰文体局副局长、文联主席陈池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首歌反映采茶季节的繁忙以及市场的商贾云集,也反映了当地虽然茶业产销两旺而茶农仍不免受穷的状况。这首《采茶歌》的曲调十分优美,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在当地已经没有人能够传唱。她告诉记者,虽然当地茶农早已通过茶叶鲜叶销售脱贫致富,但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这首《采茶歌》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虽然已难听到悠扬《采茶歌》,但是陈池梅等人收集到不少至今还在吟唱的谚语,如“当年植播或育苗,及时除草最重要,当年荒苗不除草,立秋之后定除掉”、“三分之二拿在手,沿着锅边均匀抖,离锅一尺轻轻抛,水分蒸发防枯焦”……陈池梅告诉记者,这些谚语从茶树种植管理到茶叶采摘以及最后的茶叶制作都有涉及,是她和另外两位工作人员一起在田间地头经过多年的收集而来。“这些东西都是采花乃至五峰茶叶的灵魂,是自唐朝以来当地茶人的智慧和经验总结,理应由我们继续发扬光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五峰非物质文化 “抢保”中心2008年7月申报了“采花毛尖制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项目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源流沿革、谚语、传说和公司发展、获奖等情况。记者了解到,这个被列为省级“非遗”的制茶工艺正在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峰采花当地最顶级的茶叶,每公斤售价达到10余万元,这种茶叶就是通过传统制茶工艺进行创新后制作出来的,在整个采花乡只有4个师傅掌握制作工艺,并不外传。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志凌表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以及启动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除了数千年文化传承和制茶技艺传承创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重要荣誉来提升采花毛尖的文化内涵。
按照记载,采花乡作为湖北茶叶第一乡,茶叶已撑起乡域经济的半壁河山,同时茶叶在明、清时就通过英国商人开设的 “宝顺合茶庄”,漂洋过海。在采花至今保存有“英商宝顺合茶庄”的完整烫金牌匾,当年运茶的骡马大道仍是采花人民徒步的人行要道。
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柏权教授认为,采花茶业作为一家企业,推动制茶工艺申报国家级“非遗”,此举是企业对茶叶行业乃至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深度认知。此前也有食品行业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的先例,如茅台、五粮液等知名企业,而这些企业推动申报国家级“非遗”,正是看中“非遗”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历史内涵。同是制茶工艺方面,武夷山大红袍制茶工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而西湖龙井等中国名茶也在申报过程中,这些名茶的动作充分显示了“非遗”所带来的巨大文化和品牌效应。黄柏权告诉记者,采花毛尖虽然获得了很多重量级的荣誉,但与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 “文化含量”没有这些名茶扎实。茶叶在诞生之初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做茶就是做文化。采花毛尖拥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巨大优势,背后也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可供挖掘,可以通过申报国家级“非遗”来缩小与西湖龙井等名茶的文化差距。